[实用新型]地下蓄热地埋管的布局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80230.6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1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宿颖波;张俊月;方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赤峰和然节能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3/08 | 分类号: | F24J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24005 内蒙***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蓄热 布局 结构 | ||
1.一种地下蓄热地埋管的布局结构,它是在地下垂直埋设若干U形地埋管,其特征在于:地埋管的上端距离地面2~3米,地埋管的下端距离地面60~100米,地埋管水平分布在由八个扇形构成的圆形区域内,在每个扇形区域内水平间隔1~3米埋设若干地埋管,在地埋管上端水平面位置沿着圆形区域的外围埋设环形供水主管和环形回水主管,在每个扇形区域内埋设一个连通供水主管的供水支管和一个连通回水主管的回水支管,在同一扇形区域内的地埋管都并联在该扇形区域内埋设的供水支管和回水支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蓄热地埋管的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圆形区域的中心至圆形区域以外10~20米一个点的连线上等间距设置若干土壤温度检测井,检测井的深度比地埋管的下端向下深3~5米,检测井水平间距8~12米,每个检测井内纵向等间距设置若干土壤温度检测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蓄热地埋管的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地埋管上端水平面设置0.5~1.5米厚的保温隔热层,保温隔热层从圆形区域边缘向外围水平延伸10~20米,保温隔热层在其外沿再向地下延伸2~5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赤峰和然节能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赤峰和然节能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8023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