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薄空调室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77894.7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74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冯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洪涛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3/06;F24F13/20;F24F13/28;F24F11/02;F24F13/32 |
代理公司: | 西安佩腾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61226 | 代理人: | 张倩 |
地址: | 714100 陕西省渭南***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薄 空调 室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设备领域,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尤其涉及一种超薄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用空调已经越来越多的走进人们的生活。根据形态可分为整体式空调与分体式空调,其中分体式空调最常用的是柜式空调以及挂壁式空调。挂壁式空调因为其结构紧凑、不占用地面空间而广受欢迎;而柜式空调往往安置于客厅或卧室的角落,由于结构限制,其厚度一般都在200mm-250mm左右。大多数家庭卧室或客厅立体空间有限,室内机的厚度太厚会使人产生压迫感,所以目前超薄型空调成为一种潮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同时,室内机趋向于超薄化,不仅能能降低材料成本,节省放置空间,并能增加空调的美观。目前为了尽可能的降低室内机的厚度,不外乎降低离心风轮以及风轮电机的组装厚度、更改蒸发器的厚度以及设置角度以及更改离心风轮的结构等方式,但这些方式虽然能够降低室内机的厚度,但该厚度仍然处于150mm-180mm之间,并未真正对空调室内机的厚度进行破冰式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节省放置空间并能有效控制成本的超薄空调室内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薄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蒸发器、出风孔、送风装置、进风管、出风管以及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以及出风孔分别设置在壳体上;所述蒸发器设置在壳体内部;所述送风装置置于壳体外部;所述进风口通过进风管与送风装置相贯通;所述送风装置通过出风管与蒸发器相贯通;所述蒸发器与出风孔相贯通。
上述送风装置是涡轮风机或轴流风机。
上述送风装置是涡轮风机时,所述涡轮风机是一个或两个;所述涡轮风机是一个时,所述进风口通过进风管与涡轮风机相贯通;所述涡轮风机通过出风管与蒸发器相贯通;所述涡轮风机是两个时,所述送风装置包括第一涡轮风机以及第二涡轮风机;所述第二涡轮风机包括第二涡轮风机进风管以及第二涡轮风机出风管;所述进风口依次通过进风管以及第一涡轮风机与第二涡轮风机出风管相贯通;所述第二涡轮风机进风管依次通过第一涡轮风机以及出风管与蒸发器相贯通;所述第二涡轮风机进风管以及第二涡轮风机出风管分别与室外空气相连通。
上述出风孔是多个,多个出风孔以均布或非均布的方式设置在壳体正面或侧壁上;所述出风孔的孔径是0.1cm-1.0cm。
上述壳体包括前壳体以及与前壳体相互扣合的后盖;所述出风孔设置在前壳体上;所述进风口设置在后盖上;所述前壳体与后盖之间设置有密封条。
上述超薄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设置在进风口处并置于壳体内部的进风吸盘;所述进风吸盘的内径大于进风口的口径;所述进风口通过进风吸盘以及进风管与送风装置相贯通;所述进风吸盘的入口处设置有空气滤网。
上述超薄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设置蒸发器与出风管之间并与出风管相连的出风喷嘴;所述出风喷嘴整体呈漏斗型结构;所述出风喷嘴的口径小于或等于蒸发器的宽度。
上述超薄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电气元件、显示屏、控制面板以及导风条;所述显示屏以及控制面板分别设置在壳体上;所述导风条以及电气元件设置在壳体内部;所述电气元件分别与显示屏、控制面板以及导风条相连;所述导风条置于蒸发器与出风孔之间。
上述超薄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底部的底座或设置在壳体背部的挂钩。
上述进风管以及出风管的管径是可调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洪涛,未经冯洪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778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