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IR人体感应灯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77417.0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0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培芳;杨传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善玛仕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9/02 | 分类号: | F21S9/02;F21V23/00;F21V31/00;F21V17/12;F21V5/04;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7 | 代理人: | 俞晨波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ir 人体 感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PIR人体感应灯。
背景技术
人体感应灯是一种利用红外感应人体活动信息的灯具,当人体进入感应范围内时,感应装置就会输出电信号给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控制感应灯照明。人来灯亮,人走灯灭,其光线明亮、使用寿命长,因此深受人们喜爱。市场上的人体感应灯大多结构复杂,安装方便,产品体积大,不太美观。同时,现有的人体感应灯的人体感应机构和灯的朝向难以调节,感应和照明的范围小,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PIR人体感应灯,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PIR人体感应灯,包括依次设置的照明机构、控制机构和感应机构,控制机构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控制器,照明机构和控制机构之间设有旋转托座,壳体通过旋转托座设于照明机构的下端并可绕旋转托座的轴心线旋转;感应机构包括转动轴以及半球形的感应探头和感应壳体,感应探头和感应壳体拼接相连形成球形结构,感应壳体上沿其经向设有弧形滑槽,转动轴的一端设于弧形滑槽中并可沿弧形滑槽的延伸方向滑动,感应壳体设于转动轴的下端并可绕转动轴的轴心线旋转,壳体的底部设有球冠形的凹槽,感应机构的顶部伸入凹槽中并与凹槽相适应,转动轴的另一端与壳体可拆卸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照明机构包括灯罩、灯板和灯壳,灯板压设于灯罩和灯壳之间,灯板上设有若干LED灯,灯板和灯罩之间设有环形密封圈,灯板的中心开设有穿线孔,穿线孔中设有第一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用于安装的墙架,墙架与壳体可拆卸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前壳罩以及盖设于前壳罩上的后盖板;控制器包括一端敞口的控制盒,控制盒与前壳罩一体成型,后盖板上设有与控制盒的敞口相适应的环形槽,控制盒和后盖板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控制盒内设有控制线路板、电池和开关按钮,控制线路板通过连接螺丝与前壳罩相连,开关按钮的前端设于前壳罩上的开关孔中,控制盒的底部设有出线孔,出线孔中设有第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托座沿其轴心线开设有穿线长孔,旋转托座包括依次相连的安装座、转杆和球状转动头,安装座与照明机构通过第一螺丝相连,旋转托座的一侧设有旋转底块,旋转底块与壳体相连且在两者之间设有转动槽,转杆和球状转动头卡设于转动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沿其轴心线开设有长穿线孔,转动轴包括快插头、转动本体以及设于转动本体两端的第一卡圈和第二卡圈,快插头上沿其轴向凹设有若干豁口,转动轴通过第一卡圈和第二卡圈卡设于弧形滑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感应探头和感应壳体之间设有隔板,隔板和感应探头之间设有第四密封圈,隔板上开设有通线孔,通线孔中设有第五密封圈;感应探头包括菲涅尔透镜、线路板和PIR传感器,线路板固定在隔板上,PIR传感器设于线路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照明机构、控制机构与旋转托座配合,使照明机构能相对控制机构水平旋转和前后转动;感应机构的顶部伸入凹槽中,并且通过转动轴与控制机构配合,使感应机构能相对控制机构水平旋转和前后转动,使结构更加紧凑,增加了感应机构的防水性能;通过快拆式的墙架进行安装和固定,安装和携带十分方便。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新颖美观,使用方便,轻巧便携,照明和感应的范围大且灵活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PIR人体感应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PIR人体感应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PIR人体感应灯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壳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善玛仕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嘉善玛仕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774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