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液体自动交替式抽提仪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77335.6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62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郝宗超;黄琦;李朋朋;张硕;余坤坤;朱春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11/02 | 分类号: | B01D1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1130 | 代理人: | 王国旭 |
地址: | 454000 河南省焦作***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 自动 交替 式抽提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样品抽提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液体自动交替式抽提仪,适用于能源、环境、食品、医药、生物等多种固液的抽提与净化。
背景技术
抽提器是利用有机溶剂从固体物质中提取所需物质的一种玻璃仪器,目前比较常用的索氏抽提器分为三个部分,从下到上分别为烧瓶、抽提管、冷凝管,是一种常用的抽提装置。
索氏抽提器抽提时下部烧瓶内溶剂不断气化,气化后的溶剂经抽提管的旁通管到达上部冷凝管,冷却成液态滴入抽提管中对被抽提物浸泡达到抽提目的,但是回流而来的溶剂温度较低,且管壁暴露在空气中易散热,影响抽提效果,并且虹吸管外露,常因外力作用而破碎,影响使用寿命。
在能源、医药、生物等实验研究过程中,有时需要使用不同种类的溶剂对样品进行交替连续的长时间自动抽提,并且可以随时对抽提物进行取样,但是,目前常用的抽提器仅有一个盛装溶剂的烧瓶,只能采用单一溶剂对样品进行抽提,同时不方便对抽提物随时进行取样,因此针对不同的实验要求,进行改良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是:虹吸管容易破损,不方便随时取样,不能使用不同种类的溶剂对被抽提物进行交替连续的长时间自动抽提等缺点,希望设计一种双液体自动交替式抽提仪,使其结合了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一机多用,既能在高温状态下和密闭空间内进行物质提取,又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种类的溶剂对化学样品进行交替抽提,还可以在不转移样品的同时对抽提液进行取样、浓缩蒸馏,减少了有效物质的损失,提高了抽提效率和精确度。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液体自动交替式抽提仪,由回流冷凝管、抽提管、旁通管、连通管、Y形联接管、圆底烧瓶、阀、多功能定时加热控制器组成,所述抽提管2上端口连接回流冷凝管1,抽提管2下端口连接Y形联接管11,Y形联接管11下端分叉形成两个端口,分别连接两个圆底烧瓶,两个圆底烧瓶座于多功能定时加热控制器17内,在Y形联接管11的分叉处分别设有两个电磁阀,另有一个电磁阀位于连通管7处,这三个电磁阀均通过圆孔插头线14连接于多功能定时加热控制器17且圆孔插头线14可从多功能定时加热控制器17上拔除;所述抽提管外部一侧设置有旁通管3,旁通管3贯通抽提管的上部和下部,抽提管外部另一侧设置连通管7,连通管上设置有阀。
进一步,所述抽提管2内部设置有平底5,平底把抽提管2分隔为上下两个部分。
进一步,所述抽提管内部的平底5上设置有虹吸管4,虹吸管一端开口且固定连接在平底5上,另一端在抽提管内部向上延伸并回折向下形成管路且出口靠近平底5。
进一步,所述连通管7开设于抽提管侧壁,其开口位置高于平底5,连通管7的开口通过第三电磁阀6控制,连通管7下部延伸且分叉形成两个端口,其中一个端口沿着管路走向从抽提管2下部的下端口伸出并且进入到Y形联接管11管口处,其通过管路内设置的回流控制阀10控制,另一个端口沿着管路伸出至抽提管外部,即成为连通管外部接口9,其通过管路内设置的取样控制阀8控制。
进一步,所述第三电磁阀6的内径为0.5~1cm。
进一步,所述Y形联接管11下端分叉形成两个端口,分别连接第一圆底烧瓶15和第二圆底烧瓶16,第一圆底烧瓶15和第二圆底烧瓶16座于多功能定时加热控制器17的两个独立电热套内;另有第一电磁阀12和第二电磁阀13分别位于Y形联接管11的分叉管内,第一电磁阀12位于Y形连接管11与第一圆底烧瓶15连接的分叉管内,第二电磁阀13位于Y形连接管11与第二圆底烧瓶16连接的分叉管内。
进一步,所述Y形联接管11上部端口内径为3~4cm,下部两个端口内径为2~3cm,第一电磁阀12和第二电磁阀13的内径为3~4cm。
进一步,所述多功能定时加热控制器17上设有显示屏及按键19,两个独立电热套之间设有隔热层18。
进一步,所述抽提管2的上端口内径为4~6cm,下端口内径为3~5cm,抽提管内径为6~8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773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