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能直接显示结果的微流体快速萃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77301.7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2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朱纪军;李晶;罗心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维仙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1/04 | 分类号: | B01D1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218 | 代理人: | 瞿网兰 |
地址: | 551200 贵州省黔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接 显示 结果 流体 快速 萃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萃取技术,尤其是一种食品和药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微形萃取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能直接显示结果的微流体快速萃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液液萃取是工业生产中最常使用的分离技术之一,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石油化工、精细化工、湿法冶金等各领域。因而,开发新型的萃取设备,提高萃取效率,会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液-液萃取技术是一种新型萃取技术,目前这项技术正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实验结果表明:这项技术具有传质效率高,两相接触时间短(500 毫秒至几十秒),设备尺寸小,重量轻,适用于分散在生产处使用,可免除有毒和危险品的运输等突出优点。因而这项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潜在的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萃取装置体积庞大,无法适应生产工艺中现场验证使用的问题,设计一种能直接显示结果的微流体快速萃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能直接显示结果的微流体快速萃取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PDMS(微流体芯片)基体1和玻璃盖板2,PDMS基体1上加工有槽11,PDMS基体1和玻璃盖板2相连后形成微流道,在玻璃盖板2上设有供萃取液进入微流道的两个输入接头3和两个与微流道输出端相连通的输出接头4,两个输入接头3通过输入管道5对应的输入微泵6相连通,两个输出接头4通过相应的输出管道9分别与产物容器7和废物容器8相连通。所述的玻璃盖板2上部安装的显微镜10用以观察萃取反应过程。
所述的槽11采用光刻工艺加工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传质效率高,两相接触时间短(500 毫秒至几十秒),设备尺寸小,重量轻,适用于分散在生产处使用,可免除有毒和危险品的运输等突出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能直接观察萃取过程反应的颜色变化,从而直观判定萃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
一种能直接显示结果的微流体快速萃取装置,它包括PDMS(微流体芯片)基体1和玻璃盖板2,PDMS基体1上加工有槽11,槽11可以采用光刻工艺加工而成,PDMS基体1和盖板2相连后形成供反应的微流道,在玻璃盖板2上设有供萃取液进入微流道的两个输入接头3和两个与微流道输出端相连通的输出接头4,两个输入接头3通过输入管道5对应的输入微泵6相连通,反应后的产物自然通过两个输出接头4输出,输出接头再通过相应的输出管道9分别与产物容器7和废物容器8相连通,为了便于观察,还可在所述的盖板2(以玻璃盖板为宜)上部安装显微镜10或安装PIV照相系统观测微流体萃取的实验现象,如图1所示,显微镜或照相系统还可直接将采集的图像输送到控制中心进行自动判定。
图2是利用本发明的装置进行萃取的原理图。它可代替宏观体系中分离微量锌常用的双硫腙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的基础是溶液对光辐射的吸收和溶液中有色型体的浓度之间有着简单的线性关系(在实验条件下遵循 Beer 定律)。将金属锌用双硫腙-四氯化碳溶液络合萃取,有机相中颜色由双硫腙四氯化碳的宝石绿色变为双硫腙锌-四氯化碳的紫红色,此颜色变化非常灵敏,在宏观情况下可以用分光光度计定量检测。在微观条件下由于过程中显著的颜色变化可以实现锌-双硫腙-四氯化碳体系的可视化研究。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维仙果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维仙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773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飞防农药预处理装置
- 下一篇:静态旋流式高效低流阻气泡分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