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陶瓷套筒视觉外观品检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77165.1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48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吴再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钧威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01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套筒 视觉 外观 品检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用陶瓷套筒的外观检测设备,特指一种陶瓷套筒视觉外观品检机。
背景技术
光纤连接器是把光纤的两个端面精密地对接起来,使发射光纤输出的光能量最大限度地耦合到接收光纤中。陶瓷套筒是这种光纤连接器的核心部件,它是一种高精度特种陶瓷元件,其孔径、真圆度误差为0.5靘。所制成的连接器是可拆卸、分类的光纤活动连接器,使光通道的连接、转换调度更加灵活,可供光通系统的调试与维护。
在陶瓷套筒生产完成之后,需要对其外形进行视验,以判断该陶瓷套筒是否属于合格产品。现有通常采用人工视验的方法对陶瓷套筒外观进行检验,以判断其外形是否存在破损、尺寸是否合格以及产品本身是否存在变形等。采用人工视验的方法不仅存在效率低下,人工成本高,而且,视验工人很容易出现眼疲劳,影响视验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特提供一种自动化检测的陶瓷套筒视觉外观品检机。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陶瓷套筒视觉外观品检机,其中,包括设置有振动盘的工作台,上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旋转放料机构及与其相对应的放料气缸,上述振动盘与旋转放料机构之间设置有送料滑道,该送料滑道的一端与振动盘相接,另一端与旋转放料机构相对应;上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与旋转放料机构对应的取像装置,上述工作台下方设置有与旋转放料机构上下对应的分料机构。
作为优化,上述送料滑道的侧面设置有进料感应器和放料控制气缸,上述进料感应器和放料控制气缸根据送料滑道的轨迹上下设置,上述进料感应器的感应端指向进料滑道。
作为优化,上述旋转放料机构一侧设置有工位检测器,该工位检测器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上述工位检测器的检测端与旋转放料机构的工作位相对应。
作为优化,上述取像装置为工业照相机。
作为优化,上述旋转放料机构包括有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的基座,该基座中套接有放料管,上述放料管上插接有与基座相配合的轴承,上述放料管上端固定安装有与送料滑道对应的卡放料机构,上述放料管下部紧固有由电机A带动转动的旋转模块,上述放料管上还套接有触发片,该触发片与设置在工作台上的接近开关A对应。
作为优化,上述卡放料机构包括有固定安装在放料管上部的置料座,上述置料座由底座和插柱构成,上述底座上开有与放料管同轴的通孔A,上述插柱位于通孔A中;上述置料座上固定安装一开设有通孔B的固定座,上述通孔B与放料管上下对应且上述插柱穿过通孔B,上述固定座内插接有支撑推杆,上述固定座一侧固定安装有顶板,上述支撑推杆与顶板之间设置有弹簧;上述支撑推杆开设有与通孔A、通孔B及放料管上下对应的通孔C,上述通孔C一侧设置有位于通孔B中并伸出通孔B的顶料座。
作为优化,上述分料机构包括有由电机B驱动转动的分料管,上述分料管下部设置有触发片及与触发片对应的接近开关B。
三、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全自动化陶瓷套筒外形检验,全程采用控制电脑自动化控制,具有效率高、准确率高、精准度高以及成本低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陶瓷套筒视觉外观品检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陶瓷套筒视觉外观品检机局部剖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陶瓷套筒视觉外观品检机局部剖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旋转放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旋转放料机构的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置料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分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工作台,2为振动盘,3为放料气缸,4为送料滑道,5为进料感应器,6为放料控制气缸,7为取像装置,8为分料机构,9为工位检测器,10为基座,11为放料管,12为轴承,13为电机A,14为旋转模块,15为触发片,16为接近开关A,17为置料座,18为底座,19为插柱,20为通孔A,21为通孔B,22为固定座,23为支撑推杆,24为顶板,25为弹簧,26为通孔C,27为顶料座,28为电机B,29为分料管,30为接近开关B,31为旋转放料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陶瓷套筒视觉外观品检机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钧威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台州钧威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771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PCB/CCL废弃物再生电阻浆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抗老化背银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