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板对线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77122.3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0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何皓;朱新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徕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4/00 | 分类号: | H01R24/00;H01R13/24;H01R13/629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王小荣 |
地址: | 20110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号传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对线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汽车电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车辆上面有效的空间内需要传递的信号量,传递线路也越来越多,这一对车辆越来越大,对车辆空间提出了较高要求。
目前常见连接的连接形式为板对线连接。目前,该类型电连接,主要采用弹片对插式连接,这种方式结构比较复杂,成型要求高,连接的性能保证起来比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的板对线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板对线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板端连接器和线端连接器,所述板端连接器中设有薄片状公端,线端连接器中设置母端,所述母端呈X型,包括两个对称分布的V型对压块,公端和母端在未连接状态下,两个对压块的顶点接触连接。
本实用新型申请的板对线连接器中,公端和母端都采用现有的成熟的冲压成型工艺技术,价格低廉,可以大大降低产品的成本。
所述的公端呈U型,包括一条短侧边和一条长侧边,所述长侧边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短侧边,插接时,所述的长侧边插入母端,两个对压块的顶点分别与长侧边的两个侧面压紧连接。板端连接器连接的线路连接在短侧边的一端,这样的设置可以保证该连接器具有较大的载流量,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所述的长侧边的长度大于母端压块的深度。这样可以保证公端紧密的插设在母端中。
所述的板端连接器中设有5~8个平行排列的公端,所述线端连接器中设有与公端数量相同且平行排列的母端。
所述的公端和母端采用合金铜,并在合金铜的表面电镀金或银。
所述的公端采用黄铜,黄铜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在经过多次插接后不易变形。
所述的母端采用铍铜,铍铜具有良好的弹性,可以保证母端在插接时能够紧密接触公端,在不插接时,母端在自身弹性的作用下恢复原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采用现有成熟的冲压成型工艺技术,便于操作、成本低廉,且连接器的载流量较大,性能可靠,非常便于批量化生产,结合目前国内的生产现状,具有极大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母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端和母端插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公端,11为短侧边,12为长侧边,2为母端,21为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板对线连接器,连接器包括板端连接器和线端连接器,板端连接器中设有薄片状公端1,线端连接器中设置母端2,其中,公端的结构如图1所示,公端1呈U型,包括一条短侧边11和一条长侧边12,长侧边12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短侧边11,母端的结构如图2所示,母端2呈X型,包括两个对称分布的V型对压块21,两个对压块21的顶点接触连接。
插接时,长侧边12插入母端2,两个对压块21的顶点分别与长侧边12的两个侧面压紧连接,如图3所示,板端连接器连接的线路连接在短侧边11的一端,这样的设置可以保证该连接器具有较大的载流量,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公端1采用黄铜,并在其表面电镀金或银。
母端2采用铍铜,并在其表面电镀金或银。铍铜具有良好的弹性,可以保证母端2在插接时能够紧密接触公端1,在不插接时,母端2在自身弹性的作用下恢复原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徕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徕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771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上行随机接入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 下一篇:一种终端天线调节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