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车防跳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72264.0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632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杨军;谢荣杰;周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12 | 分类号: | B22D41/12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集智汇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37 | 代理人: | 李华,温黎娟 |
地址: | 6149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车防跳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水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车防跳轨装置。
背景技术
钢车是由牵引小车和座包车两部分组成,二者之间靠穿销连接在一起,在牵引小车动力拉动下,牵引车及座包车沿固定轨道运行。由于牵引小车和座包车之间是穿销连接,并有40厘米间距,空车启动时能正常行驶,但当放在座包车上的半钢包装满半钢水时,座包车增加了120吨重量,此时牵引小车总重小,加上两车之间间隙过大,启动牵引小车摆动幅度大,发生跳轨事故,影响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钢车防跳轨装置,所述的钢车防跳轨装置能够明显减少座包车增荷后牵引车的频繁跳轨事故,提高生产效率,效果显著;同时该防跳轨装置能耗少,寿命长,对牵引车和座包车的运行无影响。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车防跳轨装置,所述防跳轨装置位于牵引车和座包车之间,所述牵引车和所述座包车通过连接销连接,所述防跳轨装置包括第一定位轴和第二定位轴,所述第一定位轴与所述第二定位轴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牵引车的尾部,另一端均与座包车头部距离3-8mm,所述第一定位轴与所述第二定位轴分别位于所述牵引车尾部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轴与所述第二定位轴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牵引车的尾部,另一端均与座包车头部距离4-5mm。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销底部设置有连接销底座,所述连接销底座由至少2根销杆并列组成,所述连接销底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牵引车的尾部和座包车的头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轴与所述第二定位轴分别位于牵引车后端的两条轨道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轴与所述第二定位轴的底部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凹面位于所述轨道上端的外周。
更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凹面与所述轨道上端表面的距离为1-5cm。
更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凹面与所述轨道上端表面的距离为3cm。
更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凹面的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滚轮。
更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凹面的还设置有2个滚轮,分别与轨道的两侧接触。
在本申请技术方案中,所述防跳轨装置位于牵引车和座包车之间,所述牵引车和所述座包车通过连接销连接,所述防跳轨装置包括第一定位轴和第二定位轴,所述第一定位轴与所述第二定位轴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牵引车的尾部,另一端均与座包车头部距离3-8mm,所述第一定位轴与所述第二定位轴分别位于所述牵引车尾部的两侧。所述的牵引车动力,通过连接销将动力传递给座包车,实现牵引车和座包车的同步运行,通过在牵引车和座包车之间设置防跳轨装置,使牵引车和座包车之间的间隙从原来的40cm减少到现在的3-8cm,当座包车增加荷载之后,牵引车通过连接销将动力传递给座包车,由于防跳轨装置中第一定位轴和第二定位轴的精准定位,在牵引车出现摆动时仍可以按轨道运行而不发生跳轨事故。为了提高运行的速度,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运行过程中防跳轨装置与轨道之间的摩擦,将第一定位轴与第二定位轴设置为底面为凹面的结构,该凹面位于轨道上端的外周,能够起到更精准定位的目的,同时在凹面上设置滚轮,降低运行过程中与轨道之间的摩擦,节能降耗,延长装置寿命,同时提高运行速度。
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所述的钢车防跳轨装置能够明显减少座包车增荷后牵引车的频繁跳轨事故,提高生产效率,效果显著;同时该防跳轨装置能耗少,寿命长,对牵引车和座包车的运行无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所述一种钢车防跳轨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所述一种钢车防跳轨装置中第一定位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钢车防跳轨装置,所述防跳轨装置位于牵引车1和座包车2之间,所述牵引车1和所述座包车2通过连接销3连接,所述连接销3底部设置有连接销底座4,所述连接销底座4由至少2根销杆5并列组成,所述连接销底座4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牵引车1的尾部和座包车2的头部,所述防跳轨装置包括第一定位轴6和第二定位轴7,所述第一定位轴6与所述第二定位轴7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牵引车1的尾部,另一端均与座包车2头部距离3-8mm,更优选距离为4-5mm,所述第一定位轴6与所述第二定位轴7分别位于所述牵引车1尾部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722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绝热保温钢液包的烘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堵流装置的中间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