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可调超声波的多功能充电台灯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70675.6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0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仪;贾檀;郑晓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
主分类号: | F21S9/03 | 分类号: | F21S9/03;F21V19/00;F21V23/00;F21V23/04;F21V33/00;F21V21/26;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63105 福建省漳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可调 超声波 多功能 充电 台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可调超声波的多功能充电台灯。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多功能台灯的技术方案非常多,包括护眼、充电宝、投影仪、时钟、自动调光等功能,其中的护眼功能几乎全部是采用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来进行检测。通过采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将测量得到的距离信号送到单片机进行处理,在距离低于设定值时启动报警电路发出声光报警,以起到保护视力的作用。但是其存在如下缺陷:
(1)红外线热释电人体传感器来进行的测距功能,这种传感器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对运动的人体敏感,一旦人体处于静止状态,传感器很难实现准确的测距,也就不能很好地起到监督使用者用眼距离的作用,因此用这种传感器制作的多功能台灯,在实际运用中往往无法实现主要的护眼功能,而使得多功能台灯的实用性大大降低。
(2)现有技术方案的外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只有测距一项功能,在多功能台灯的运用中效率不高。
(3)外形设计多是立式设计,若采用在进行户外太阳能充电,容易造成其他部件在长期光线照射下产生老化、变形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可调超声波的多功能充电台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可调超声波的多功能充电台灯,包括一底座、一支撑机构以及一灯板;所述支撑机构一端部与所述底座上端面铰接,另一端部与所述灯板下端面铰接;所述底座内设置有一单片机以及与该单片机相连的超声波驱动电路;开设于所述底座的前侧面一通孔内设置有一超声波发射/接收器,该超声波发射/接收器与所述超声波驱动电路相连;开设于所述底座的一侧面第一通孔内设置有一超声波频率调节旋钮,且该超声波频率调节旋钮经第一接口电路与所述单片机相连;开设于所述底座的一侧面第二通孔内设置有一功能选择按键,且该功能选择按键经第二接口电路与所述单片机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灯板下端面设置有复数个LED灯,所述LED灯与设置于所述底座内的LED驱动电路相连;所述LED驱动电路还与所述单片机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开设于所述底座的一侧面第三通孔内设置有一电源按键,且该电源按键经第三接口电路与所述单片机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开设于所述底座的一侧面第四通孔内设置有一蜂鸣器,开设于所述底座的一侧面第五通孔内设置有发光二极管,所述蜂鸣器以及所述发光二极管均与所述单片机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开设于所述底座的上端面第一凹槽内设置有一液晶显示屏,且该液晶显示屏与所述单片机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开设于所述底座的上端面第二凹槽内设置有一光敏电阻,且该光敏电阻与所述单片机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内还设置有变压整流电路以及DC-DC电路;所述变压整流电路的一端与市电相连,另一端与所述DC-DC电路一端相连;所述DC-DC电路另一端还与设置于开设在底座的上端面第三凹槽内的蓄电池相连;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单片机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灯板上端面设置有太阳能光伏板,所述太阳能光伏板与设置于所述底座内的光伏控制器相连;所述光伏控制器还与所述蓄电池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架以及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件架包括第三支撑杆以及第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部铰接于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端面一侧的第一铰接部,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部对应铰接于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端面另一侧的第二铰接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一端部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四支撑杆的一端部铰接;所述第三支撑杆的另一端部铰接于设置于所述灯板下端面的第三铰接部一端,所述第四支撑杆的另一端部对应铰接于所述第三铰接部的另一端。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的是超声波测距技术,能够排除红外线对静止人体测量不准的缺点,提高测量台灯与人体之间距离的准确性,从而实现距离报警功能,切实起到保护使用者视力的作用;
(2)利用超声波频率可调的技术,增加了超声波可调频率设计,实现超声波频率可调,从而实现在特定频率的超声波发射,达到驱逐在灯下聚集的蚊虫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未经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706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场终止型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造型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