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脚踏开盖的湿法制粒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367158.3 | 申请日: | 2016-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876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刚;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同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2/10 | 分类号: | B01J2/10;B02C18/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40 | 代理人: | 王红涛 |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兴市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脚踏 湿法 制粒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整粒机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脚踏开盖的湿法制粒机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混合制粒机是由混合,制粒两个工序在锅体中完成,粉状物料由于混合浆的搅拌及随着粘合剂的注入,物料的性状发生变化,最终形成疏松的软件,在制粒刀组件的作用下,逐渐形成细小、均匀的颗粒。目前湿法制粒机料缸的开盖方式一般都为上下翻盖式,包括金属缸盖、金属把手、插销式连接扣和四个压紧旋钮。使用时,要打开缸盖,需要用人力将缸盖向上掀开,这样,不但需要有足够的高度和力气,缸盖在震动或其他外力作用下,很容易落下伤人,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脚踏开盖的湿法制粒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脚踏开盖的湿法制粒机,通过脚踏实现开盖,方便快捷,利用定位旋钮对连杆进行固定,避免顶盖在震动等外力的作用下意外关合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脚踏开盖的湿法制粒机,包括机架、混合箱、开盖装置、制粒机构和出料装置,所述机架上设有混合箱,所述混合箱上设有顶盖,所述顶盖上设有若干个锁扣,所述顶盖上设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通过第一铰接座固定在混合箱的侧壁上,所述连接架的端部与开盖装置相铰接,所述开盖装置上设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连接架配合,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驱动支撑杆相铰接,所述机架的一侧固定有导向套筒,所述连杆贯穿导向套筒,所述连杆与导向套筒的轴线均垂直于地面,所述导向套筒与驱动支撑杆的之间设有拉簧,所述连杆贯穿拉簧,所述拉簧驱动驱动支撑杆复位,所述驱动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二铰接座上,所述驱动支撑杆的另一端设有脚踏板,所述混合箱内安装有制粒机构,所述混合箱的下方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与动力箱相连,所述混合箱的侧壁设有出料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套筒的侧壁设有定位旋钮,所述连杆上设有两个定位孔,所述定位旋钮与定位孔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铰接座与第二铰接座的连线垂直于水平面,所述第一铰接座与第二铰接座的连线距离等于连杆的长度。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支撑杆驱动连杆上下移动,所述机架的侧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驱动支撑杆贯穿安装槽。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架上开设有第一弧形槽,所述驱动支撑杆上设有第二弧形槽,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混合箱、开盖装置、制粒机构和出料装置等的配合,通过脚踏实现开盖,方便快捷,利用定位旋钮对连杆进行固定,避免顶盖在震动等外力的作用下意外关合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脚踏开盖的湿法制粒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脚踏开盖的湿法制粒机,包括机架1、混合箱2、开盖装置3、制粒机构4和出料装置5,所述机架1上设有混合箱2,所述混合箱2上设有顶盖21,所述顶盖21上设有若干个锁扣22,所述顶盖21上设有连接架23,所述连接架23通过第一铰接座232固定在混合箱2的侧壁上,所述连接架23的端部与开盖装置3相铰接,所述开盖装置3上设有连杆31,所述连杆 31的一端与连接架23配合,所述连杆31的另一端与驱动支撑杆34相铰接,所述机架1的一侧固定有导向套筒32,所述连杆31贯穿导向套筒32,所述连杆 31与导向套筒32的轴线均垂直于地面,所述导向套筒32与驱动支撑杆34的之间设有拉簧311,所述连杆31贯穿拉簧311,所述拉簧311驱动驱动支撑杆34 复位,所述驱动支撑杆34的一端固定在第二铰接座12上,所述驱动支撑杆34 的另一端设有脚踏板33,所述混合箱2内安装有制粒机构4,所述混合箱2的下方设有搅拌机构24,所述搅拌机构24与动力箱241相连,所述混合箱2的侧壁设有出料装置5。所述导向套筒32的侧壁设有定位旋钮321,所述连杆31上设有两个定位孔312,所述定位旋钮321与定位孔312配合。所述第一铰接座 232与第二铰接座12的连线垂直于水平面,所述第一铰接座232与第二铰接座 12的连线距离等于连杆31的长度。所述驱动支撑杆34驱动连杆31上下移动,所述机架1的侧壁开设有安装槽11,所述驱动支撑杆34贯穿安装槽11。所述连接架23上开设有第一弧形槽231,所述驱动支撑杆34上设有第二弧形槽341,所述连杆31的两端分别铰接在第一弧形槽231和第二弧形槽341中。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671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温等离子体联合动力波的工业废气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湿法制粒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