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啮合升降发热盘的电煮锅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62752.3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9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顾斌;郑中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奥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捷凯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4327 | 代理人: | 杨连华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啮合 升降 发热 电煮锅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煮锅的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旋转啮合升降发热盘的电煮锅。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厨房的电器也随着被广泛地使用,而现有电煮锅不仅是一种能够对食物进行蒸、煮、焖、炸、炖等多种烹调方式的现代化炊具,而且还是一种能保温、节约能源的低碳生活用品,所以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方便,但是,与传统的电煮锅相比,现有的电煮锅中的发热盘仍是大多采用固定式安装方法来安装,并由于发热盘具有储热性,断开电源后降温缓慢,且又与电煮锅内胆紧密贴合,进而将热量持续传导至电煮锅内胆,所以,这样一来,容易导致过分加热而影响锅中烹调食物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所要解决是针对上述现有发热盘大多数情况为固定式安装,进而容易导致过分加热而影响锅中烹调食物的品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发热盘能够上下升降的旋转啮合升降发热盘的电煮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旋转啮合升降发热盘的电煮锅,包括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内设有内胆,所述内胆的上方设有锅盖组件,所述内胆的下方设有发热盘,所述发热盘下方设有位于所述锅体底部的发热盘升降装置,所述发热盘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动力源、与所述升降动力源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的旋转轴、套设于所述旋转轴上且能沿其轴向转动的驱动齿轮、啮合于所述驱动齿轮且经其旋转驱动以带动所述发热盘上下升降运动的驱动齿条,所述驱动齿条设置于所述发热盘的下方。
如上所述的旋转啮合升降发热盘的电煮锅,所述锅体包括用于收容所述内胆的固定壳体,所述固定壳体底部与所述内胆底部之间设有所述发热盘。
如上所述的旋转啮合升降发热盘的电煮锅,所述固定壳体底部与所述发热盘之间设有热反射板,所述热反射板的上端与所述发热盘的下端相连接,其下端与所述驱动齿条的上端相连接,所述驱动齿条的下端贯穿所述固定壳体。
如上所述的旋转啮合升降发热盘的电煮锅,所述发热盘升降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壳体下端面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套设有所述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一端与所述升降动力源的动力输出端之间设有连接器。
如上所述的旋转啮合升降发热盘的电煮锅,所述锅体的外侧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功能按键。
如上所述的旋转啮合升降发热盘的电煮锅,所述锅盖组件包括上 锅盖和位于所述上锅盖的下方的中锅盖。
如上所述的旋转啮合升降发热盘的电煮锅,所述热反射板的形状为内凹盘体状。
如上所述的旋转啮合升降发热盘的电煮锅,所述驱动齿轮和所述驱动齿条的数量均为2件。
如上所述的旋转啮合升降发热盘的电煮锅,所述上锅盖和所述中锅盖的制作材料为陶土。
如上所述的旋转啮合升降发热盘的电煮锅,所述内胆为陶土锅胆。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申请有如下优点:
1、本申请通过所述驱动齿轮旋转驱动所述驱动齿条,以实现带动所述发热盘上下升降运动,进而能够有效地控制所述发热盘对所述内胆的加热时间,保证了所烹调食物的品质要求;
2、本申请通过所述热反射板反射回收所述发热盘所散播的热量,用以增加对所述内胆的加热热能,进而能够大幅度地提高热能的利用率,同时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3、本申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从而可以大大的降低企业经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旋转啮合升降发热盘的电煮锅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视图Ⅰ。
图3是图1的局部放大视图Ⅱ。
图4是图1的局部放大视图Ⅲ。
图5是图1的局部放大视图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5所示,旋转啮合升降发热盘的电煮锅,包括锅体1,所述锅体1内设有内胆2,所述内胆2的上方设有锅盖组件3,所述内胆2的下方设有发热盘4,所述发热盘4下方设有位于所述锅体1底部的发热盘升降装置6,所述发热盘升降装置6包括升降动力源61、与所述升降动力源61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的旋转轴62、套设于所述旋转轴62上且能沿其轴向转动的驱动齿轮63、啮合于所述驱动齿轮63且经其旋转驱动以带动所述发热盘4上下升降运动的驱动齿条64,所述驱动齿条64设置于所述发热盘4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奥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德奥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627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