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同步电动机冗余励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361282.9 | 申请日: | 2016-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3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 发明(设计)人: | 张秀锋;王芳;王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丹创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19/12 | 分类号: | H02K19/12;H02K19/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步电动机 冗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同步电动机励磁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冗余功能的同步电动机励磁装置。
背景技术
同步电动机是各工业部门广泛使用的重要电气设备之一,它具有转速恒定,可以通过改变励磁电流的大小来改善电网功率因数从而节约能源的特点。同步电动机励磁装置作为同步电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于同步电动机的安全、高效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同步电动机励磁装置,正常运行时可控硅会出现失控现象,灭磁也会失控,另一方面灭磁电阻也经常会出现发热烧毁,从而造成故障,出现故障后,整个系统极易出现瘫痪。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同步电动机冗余励磁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同步电动机励磁装置容易出现失控现象,灭磁也会失控,以及解决了灭磁电阻发热烧毁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同步电动机冗余励磁装置,包括
依次连接的三相电源、可控硅整流桥、励磁绕组,所述励磁绕组并联有灭磁组件,所述灭磁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灭磁电阻、二极管、第二灭磁电阻,所述第一灭磁电阻和所述第二灭磁电阻分别与所述励磁绕组的两端连接,所述二极管并联连接有异步启动模块,所述异步启动模块与所述三相电源的其中一相连接,所述可控硅整流桥与第一励磁控制器、第二励磁控制器均连接,所述第一励磁控制器和所述第二励磁控制器通过CAN通讯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异步启动模块包括第一启动模块和第二启动模块,
所述第一启动模块包括第一晶闸管、第一二极管、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一调压变阻器、第一电阻组,
所述第二启动模块包括第二晶闸管、第二二极管、第二稳压二极管、第二调压变阻器、第二电阻组,
所述第一晶闸管的A极与所述第一灭磁电阻连接,K极与所述第二晶闸管的A极和所述三相电源的其中一相均连接,G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依次与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电阻组、所述第一晶闸管的A极连接,
所述第二晶闸管的K极与所述第二灭磁电阻连接,G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依次与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二电阻组、所述第二晶闸管的A极连接,
所述第一调压变阻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晶闸管的A极和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调压变阻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晶闸管的A极和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阻组、所述第二电阻组均并联有启动检测元件,所述启动检测元件包括依次连接的检测按钮和检测电阻。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阻组、所述第二电阻组述均包括两个串联的电阻。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灭磁电阻和所述励磁绕组之间设置有第一接触器,所述第一灭磁电阻和所述第一接触器作为一个整体并联有依次连接的第三灭磁电阻和第三接触器,
所述第二灭磁电阻和所述励磁绕组之间设置有第二接触器,所述第二灭磁电阻和所述第二接触器作为一个整体并联有依次连接的第四灭磁电阻和第四接触器,
所述第一灭磁电阻、所述第二灭磁电阻、所述第三灭磁电阻、所述第四灭磁电阻上均设置有光纤传感器,所述光纤传感器、所述第一接触器、所述第二接触器、所述第三接触器、所述第四接触器均与所述第一励磁控制器连接,也均所述第二励磁控制器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励磁控制器和所述第二励磁控制器的型号均为dsPIC30F。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二极管并联有电压表。
本实用新型使用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励磁控制器和第二励磁控制器互为热备用运行,两套励磁控制器通过CAN通讯实时传输工作状况,一套励磁控制器出现故障后,另一套励磁控制器能够实时得到信息,从而进行替代工作,从而及时避免可控硅出现失控现象,从而维持励磁及灭磁的正常运行,因为每套励磁控制器均能满足包括励磁在内的同步电动机各种工况对励磁的要求,可以实现无扰动的手动、自动切换,软硬件如果设置为无共用,便能够实现真正的双机热备。
2、本实用新型中,二极管的两侧均连接有灭磁电阻后与励磁绕组连接,即之间分别连接有第一灭磁电阻和第二灭磁电阻,此种设计保证了第一灭磁电阻、二极管、第二灭磁电阻三个元件共同的稳定性,灭磁电阻稳定性得到了保证,从而提高了灭磁效果,而且二极管被反向击穿的情况也很好的得到了避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丹创电气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丹创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612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组装的医疗盒
- 下一篇:婴儿手部打针的固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