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实验用粉尘静电自动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58659.5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356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丁纪峰;许小可;杨亚宁;孙炎辉;张俊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29/24 | 分类号: | G01R29/24;G01R29/12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21235 | 代理人: | 毕进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验 粉尘 静电 自动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静电检测领域,涉及一种粉尘静电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数以百万计的微小粉尘的表面积加在一起是非常大的,表面分子与空气接触的机会增多了,使得表面分子的化学性质特别活泼。它们只要不多的热量,很少的空气,就可以充分燃烧。无数粉尘激烈燃烧,使周围的空气剧烈膨胀,就像炸药一样,引起爆炸,破坏力极大。由于粉尘应用范围广、种类繁多、环境复杂,给粉尘爆炸预防工作带来很大困难。2014年8月江苏省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发生特别重大铝粉尘爆炸事故,当天造成75人死亡、185人受伤。2015年6月台湾新北市水上乐园粉尘爆炸,516人受伤,194人重伤。粉尘爆炸严重危害到工业生产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其中在工业生产中的粉尘爆炸事故很多情况下是由粉尘在输送和存储过程中的静电而引发的。最近几年国内外研究粉尘爆炸机制、预防和粉尘静电吸附的文章和专利也日益增多。
现有技术对于粉尘静电的检测,多使用粉尘静电检测传感器进行检测,然而,易爆粉尘的种类繁多,输送和存储介质各异,温湿度、压力等环境参数突变无常。特别是在工业生产和实验研发过程中,有时会发生多种粉尘混合的情况,这给粉尘静电的预防和检测带来不小的难度,对于实验中,不同外部环境参数的改变,往往需要对粉尘静电进行检测,然而,为了模拟实际工业环境中,实验环境中的粉尘,在当前环境中,由于接触时间和面积的不统一,往往引起实验检测静电参数存在较大偏差,与实际工业环境不符,不能更好的对实际环境静电参数提供参考。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能够解决实验中,对于粉尘的静电参数检测值能够更为实际接近工业环境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实验用粉尘静电自动检测装置,可以对粉尘在不同环境下,使其充分接触,以更为接近实际环境,以增加静电参数检测的准确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实验用粉尘静电自动检测装置,主要由底座、轨道、支撑座、粉尘静电检测罐、控制系统组成;轨道布设于底座上,支撑座沿轨道移动,所述支撑座具有用于支撑并配合粉尘静电检测罐进行转动的支撑架,所述粉尘静电检测罐由支撑座带动进行水平移动和转动,所述粉尘静电检测罐具有静电检测传感器,所述控制系统控制粉尘静电检测罐的水平移动和转动,且接收静电检测传感器采集的静电参数,每条轨道上都具有至少两个位置开关,所述位置开关为固定在轨道上的圆柱形突起。
作为技术方案的补充,所述支撑座内部,具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驱动锯齿轮转动,该锯齿轮与锯齿带啮合,锯齿轮转动以带动支撑座沿锯齿带水平方向移动。
作为技术方案的补充,所述粉尘静电检测罐是圆柱形,两个底面为水平朝向放置,且支撑架由粉尘静电检测罐的两个底面插入其内部,在粉尘静电检测罐的圆周上开有与底面平行的传动槽,该传动槽的轮齿与其下方的齿轮啮合,所述齿轮位于支撑座内部,并由第二电机驱动旋转,齿轮带动粉尘静电检测罐以支撑架为旋转轴而转动。
作为技术方案的补充,所述粉尘静电检测罐,还包括粉尘注入孔、排气孔、防爆孔、微控制器、导电槽,导电槽呈环形,其圆心与罐体底面的圆心重合,并安装在罐体一侧底面,微控制器和粉尘静电检测传感器安装在罐体内部靠近安装导电槽的底面的一侧;粉尘注入孔、排气孔、防爆孔安装在罐体上远离安装导电槽的底面的一侧。
作为技术方案的补充,导电槽对应电源正极、单总线数据线和电源负极,轨道的一端设有位置可调、可固定的两根导电针和一根数据针,正好对应粉尘静电检测罐的电源正极、单总线数据线和电源负极。
作为技术方案的补充,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总控制器,总控制器一端与电脑相连,用来双向传输数据,一端与控制电机的控制器相连,控制电机转动;一端与单总线数据传输线相连,所单总线数据线连接于粉尘静电检测罐内的微控制器,微控制器与静电检测传感器连接,用来读取粉尘静电检测罐内静电检测传感器采集,并由微控制器测出的静电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民族大学,未经大连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586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