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同时具备上、下进风口的L型吸油烟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354523.7 | 申请日: | 2016-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47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 发明(设计)人: | 朱刚;章林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前锋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 |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51221 | 代理人: | 韩洋,张伟 |
| 地址: | 61173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时 具备 风口 吸油烟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油烟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同时具备上、下进风口的L型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吸油烟机是一种净化厨房环境的厨房电器。
它安装在厨房内,位于炉灶上方,能将炉灶燃烧的废物和烹饪过程中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油烟迅速抽走,排出室外,减少污染,净化空气,并有防毒、防爆的安全保障作用。
传统型号的吸油烟机主要吊设在炉灶的正上方,但其占用的空间不太合理,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对厨师造成头部的干涉,容易撞到头。
所以后来慢慢衍生出一种L型的吸油烟机,这种吸油烟机中有多种设置进风口的技术方案,一般位于底部的进风口是都有的,有些在吸油烟机的中部不同高度还设置有进风口,同时在顶部也设置有进风口,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实际上底部的进风口能够抽掉大部分的油烟,因为油烟过大或者吸油烟机中风量不足,会有少部分油烟不会被抽尽,进而往上移动,对于在中部不同高度设置有进风口的方案,加工难度更大,需要开更多的开口,同时由于底部的进风口的影响,可能会造成漏风和降低底部进风口的抽油烟的效果的问题,而在顶部设置进风口的情况,如果吸油烟机的底部和中部多设置了进风口,那么顶部再设置进风口则意义不大,能抽的油烟很少量,进一步增加成本。
而如果除底部的进风口外,单独在顶部设置进风口,则目前的情况下顶部的进风口也存在一定的抽不尽的问题,油烟流过顶部进风口而未被抽离后,则会沿着吸油烟机表面溢出到厨房内,同时顶部设置进风口还会存在一定的漏风的问题,使底部的进风口抽离的油烟少量的漏出,也会一定程度降低底部进风口的抽油烟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抽油烟效果更好、能够更好地防止油烟溢出、降低对底部排风口的抽油烟效果影响的同时具备上、下进风口的L型吸油烟机。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同时具备上、下进风口的L型吸油烟机,其包括:
负压源;
主体架,所述主体架为倒L型,所述主体架上设置有进风口且主体架内部设置有供空气流动的腔体,所述负压源安装于所述主体架上并通过产生负压使所述进风口抽入空气,并使抽入的空气经流所述腔体,最终从负压源一端排出;
所述进风口仅包括上进风口和下进风口,所述下进风口设置于所述主体架L型结构的内凹表面且位于主体架的下部,所述内凹表面中顶部的面朝向主体架内设置有回流凹槽,所述上进风口设置于所述回流凹槽中远离主体架向下延伸部分的表面上。
回流凹槽的设置方式以及上进风口的设置位置,使油烟的被抽尽过程如下:
油烟产生后先被下进风口吸入,同时下进风口对油烟有一个往侧面带动的吸力,未吸尽的油烟则沿着倒L型结构的内凹表面的向下延伸部分的外表面往上流动,最后到达内凹表面的顶部的面,在上进风口的负压下往上进风口移动,同时进入回流凹槽,大部分被上进风口吸入,由于上进风口的设置位置,会使进入回流凹槽的气体形成一个回流,未被吸入的油烟则在回流作用下再次回到初次进入回流凹槽的位置,然后又往上进风口移动,经过多次上进风口的负压吸入,最终会吸尽油烟,抽油烟效果更好同时能够更好地防止油烟溢出;
而回流凹槽的设置以及上进风口的设置位置也尽可能的把上进风口和下进风口抽的气体分开了,从主体架内部看回流凹槽上设置上进风口的面,是一个向下的坡面,下进风口吸入的气体到达主体架顶部后部分是平向移动,最后接触的面为回流凹槽的底面的反面,然后就会被负压源抽离,现有技术中会有一定的下进风口进入的油烟从上进风口漏出,但是本申请上进风口的设置位置,即所述“坡面”的结构,则使下进风口抽上来的油烟不会漏出,降低对底部排风口(即下进风口)的抽油烟效果影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回流凹槽包括一个底面和绕底面设置的若干侧面,所述上进风口设置于其中一个侧面上,和上述同理,底面和侧面分开设置,进一步降低对底部排风口的抽油烟效果影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设置所述上进风口的所述侧面为平面,平面更易加工,同时也更易布置上进风口,提高加工效率,降低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回流凹槽中的所述底面为平面,所述底面被设置为:越远离主体架向下延伸部分,则所述底面到所述内凹表面中顶部的面的距离越长,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回流凹槽前方容纳气体的体积大于后方,即上进风口周围的空间相比回流凹槽的后方来说更大,更易形成所述“回流”同时容纳更多油烟,提升最终的抽油烟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前锋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前锋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545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数据资产评估方法
- 下一篇:输变电工程造价分析数据智能化提取机制与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