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缓冲防护罩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350390.6 | 申请日: | 2016-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64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亚军 |
| 主分类号: | B60J11/04 | 分类号: | B60J11/04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32225 | 代理人: | 肖兴坤 |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缓冲 防护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缓冲防护罩,该防护罩应用于轿车,起到防晒防雨挡风的目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广泛的走进机关和普通老百姓的家庭,但是由于车库建设与汽车数量增长的不同步,因而相当数量的汽车只能停放在露天,使得汽车裸露的汽车表面长时间经受风吹日晒雨淋,其外观和使用寿命收到严重影响。夏天高温季节,由于汽车的隔热性能较差,在阳光直射下,很短时间内可以使车内温度急速升高,如此高温会增加车内有害气体的挥发量,不仅造成车内有害气体量超标,而且也会加快车内汽车内饰的老化,当车主发动汽车后,为此要经常打开空调达到降温目的,此过程中必将耗费许多能源,此外在台风冰雹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停放在露天停车厂的车辆在遭受冰雹以及大风卷起的异物的冲击时即使覆盖传统汽车缓冲防护罩依然导致车辆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汽车缓冲防护罩,它能够在冰雹台风等自然灾害中保护汽车免遭冰雹等高空重物的冲击的损害,减少车主的经济损失。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缓冲防护罩,它包括罩体,所述罩体的主部分上设置有至少一层撞击缓冲层,当所述罩体罩在汽车上时,所述主部分覆盖住汽车上由上至下俯视汽车所看到的表面。
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撞击缓冲层的结构,所述撞击缓冲层为充气气囊。
进一步为了使其能够具备应急救生功能,所述充气气囊的下方还设置有一层临时充气救生气囊。
进一步提供了另外一种撞击缓冲层的结构,所述撞击缓冲层为缓冲气泡膜。
进一步,当所述罩体罩在汽车上时,所述主部分覆盖住汽车上的引擎盖区域、前挡风玻璃区域、车顶区域、后挡风玻璃区域和后备箱盖区域。
进一步为了使罩体能够连接牢固,所述罩体还具有围边部分,所述围边部分连接在主部分的四周上,所述围边部分上设置有连接汽车的连接构件。
进一步提供了一种连接构件的具体结构,所述连接构件包括连接汽车头部的头部连接组件和/或连接汽车尾部的尾部连接组件和/或连接汽车车轮的车轮连接组件。
进一步,所述头部连接组件包括头部连接带和钩件,头部连接带的一端与围边部分连接,头部连接带的另一端与钩件相连;和/或所述尾部连接组件包括魔术贴和尾部连接带,尾部连接带的一端与围边部分连接,尾部连接带的另一端与魔术贴相连;和/或所述车轮连接组件为车轮连接带。
进一步为了使其能够方便临时进出车内的需求,当所述罩体罩在汽车上时,所述围边部分在汽车的驾驶室门缝隙对应的部位设置有拉链。
进一步为了起到警示的作用,所述围边部分的后部设置有警示反光条。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罩体及其内的撞击缓冲层来达到反射紫外线以及隔绝大部分热源,从而减少汽车以及汽车内饰的老化,减少因为高温暴晒汽车内饰而导致的有毒物质的产生。
2、本实用新型通过汽车缓冲防护罩可以隔绝汽车与外界空间直接接触,从而能够隔绝汽车表层与风沙的直接摩擦,以及路面沙石因过往车辆轮胎挤压而蹦起的沙石对车辆的撞击,从而起到对汽车表面油漆的保护。
3、本实用新型通过罩体以及其内的撞击缓冲层可以有效地缓冲自然灾害产生的冰雹或者台风卷刮的道路绿化等对汽车产生的冲击力,或者居民楼上的高空抛物对于汽车的冲击力,从而隔绝汽车表面与冰雹,道路绿化,居民高空抛物的直接接触,从而减少车主的损失。
4、本实用新型具有应急救生功能,台风、暴雨、飓风时、汽车被困积水时,可单独充气形成简易救生艇,如充气量不够时导致浮力不足时,可打开临时充气救生气囊,增加充气量,增加浮力,从而达到临时救生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缓冲防护罩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一中的汽车缓冲防护罩的内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二中的汽车缓冲防护罩的内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三中的汽车缓冲防护罩的内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亚军,未经王亚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503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杆塔双串绝缘子更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电跨越线路保护摇臂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