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具加工打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48353.1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6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少瑞;陈敬魁;褚永兴;李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少瑞 |
主分类号: | B24B19/20 | 分类号: | B24B19/20;B24B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加工 打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模具加工打磨装置,属于打磨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打磨机往复式电动抛光打磨机。广泛用于模具行业的精加工及表面抛光处理。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420448815.1的一种耐磨球表面自动打磨装置,涉及耐磨球,包括支撑架、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中心位置设有打磨装置,所述工作台上围绕所述打磨装置设置有若干个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支撑台、夹块、横板和支杆,所述支撑台与所述打磨装置的距离与所述耐磨球相适配,所述支撑台、夹块上分别设有与所述耐磨球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夹块位于所述支撑台上方,所述夹块安装在所述横板上,所述横板与所述支杆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台和夹块,并在支撑台和夹块设置有与耐磨球相适配的凹槽,通过电机带动砂轮转动,对耐磨球进行自动打磨,从而提高了打磨效率,也防止打磨变形,保证了打磨质量,便于控制。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无法对细微处进行修整,需要人工进行二次打磨,降低了打磨装置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具加工打磨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打磨装置无法对细微处进行修整,需要人工进行二次打磨,降低了打磨装置的实用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模具加工打磨装置,其结构包括防护罩、开关、打磨机、控制箱、放大镜、观察口、修整装置、操作口、打磨箱、活动门、底箱、导轮、电机、散气板,所述开关与防护罩相连接,所述打磨机固定连接底箱,所述防护罩设有控制箱,所述观察口固定连接防护罩,所述修整装置设在打磨箱内,所述修整装置由底板、支架、旋钮、齿轮轴、中心柱、修整器组成,所述底板与打磨箱相连接,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底板,所述旋钮活动连接中心柱,所述齿轮轴设在支架上,所述中心柱与齿轮轴相连接,所述修整器固定连接中心柱,所述操作口设在打磨箱上,所述打磨箱设有活动门,所述底箱与活动门相连接,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底箱。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罩设在打磨机上。
进一步地,所述放大镜与防护罩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打磨箱固定连接底箱。
进一步地,所述导轮设在底箱下。
进一步地,所述散气板与底箱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有修整装置,可对细微处进行修整,无需人工进行二次打磨,提高了打磨装置的实用性,精确的修整细小的圆弧和角度,效率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模具加工打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修整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防护罩-1、开关-2、打磨机-3、控制箱-4、放大镜-5、观察口-6、修整装置-7、底板-701、支架-702、旋钮-703、齿轮轴-704、中心柱-705、修整器-706、操作口-8、打磨箱-9、活动门-10、底箱-11、导轮-12、电机-13、散气板-1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模具加工打磨装置,其结构包括防护罩1、开关2、打磨机3、控制箱4、放大镜5、观察口6、修整装置7、操作口8、打磨箱9、活动门10、底箱11、导轮12、电机13、散气板14,所述开关2与防护罩1相连接,所述打磨机3固定连接底箱11,所述防护罩1设有控制箱4,所述观察口6固定连接防护罩1,所述修整装置7设在打磨箱9内,所述修整装置7由底板701、支架702、旋钮703、齿轮轴704、中心柱705、修整器706组成,所述底板701与打磨箱9相连接,所述支架702固定连接底板701,所述旋钮703活动连接中心柱705,所述齿轮轴704设在支架702上,所述中心柱705与齿轮轴704相连接,所述修整器706固定连接中心柱705,所述操作口8设在打磨箱9上,所述打磨箱9设有活动门10,所述底箱11与活动门10相连接,所述电机13固定连接底箱11。所述防护罩1设在打磨机3上。所述放大镜5与防护罩1相连接。所述打磨箱9固定连接底箱11。所述导轮12设在底箱11下。所述散气板14与底箱11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少瑞,未经张少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483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