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准直器、射线发射装置和检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47679.2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36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朱国平;苗齐田;李君利;张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K1/02 | 分类号: | G21K1/02;G01T7/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胡良均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准直器 射线 发射 装置 检查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辐射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准直器、射线发射装置和检查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加速器或同位素源给出的初始射线不能直接满足使用需求,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利用准直器对其进行再约束。准直器设计好坏直接关系到成像质量和周围环境剂量水平,同时准直器自身重量和制造成本也是系统整体性能需要考虑的因素。传统的准直器设计多采用先释放、后准直的原则,即:先让射线大量出来,然后再准直屏蔽。由于射线通常是发散的,该设计直接导致准直器体积过大,同时准直器自身产生的散射射线屏蔽难度增大。现有准直器通常采用体积较大的两矩形准直块,然后额外在准直器入口和出口增加两翼进行散射线屏蔽,这种准直器体积大、重量重,相应制造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准直器,与发射射线的射线发射器连接,其中准直器和射线发射器中的一个设置有突出部,准直器和射线发射器中的另一个设置凹部,使得突出部能够置于凹部内以便射线发射器和准直器能够彼此靠近布置并连接,射线在突出部和凹部内的通道内从射线发射器传播至准直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准直器包括至少两个主准直部件,至少两个主准直部件配置成在至少两个主准直部件之间形成狭缝用于准直射线,并且形成有用于出射所述射线的准直器出口;其中突出部或凹部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至少两个主准直部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主准直部件配置形成为使得准直器出口出射的射线轮廓与探测器布置形成的形状对应。
在一个实施例中,准直器出口出射的射线轮廓与探测器布置形成的形状一致。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主准直部件配置为使得准直器在准直器出口处的局部部分相对射线方向的开口横截面的截面面积沿射线出射方向逐渐增大。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主准直部件配置为在准直器出口处的局部部分的靠近射线出射侧分别具有斜面,使得准直器在准直器出口处的局部部分的相对射线方向的开口横截面具有沿射线出射方向逐渐增大的截面面积。
在一个实施例中,准直器在准直器出口处的局部部分具有内凹的锥形出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相对于靠近射线传播的内侧,至少两个主准直部件的外侧分别设置至少一对附加屏蔽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主准直部件的外侧分别设置至少两对附加屏蔽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对附加屏蔽件布置成在至少两个主准直部件的外侧的靠近射线发射器的位置处堆叠并重叠,并且沿射线出射方向附加屏蔽件之间的重叠减少,使得整个准直器的相对于射线出射方向的横向尺寸减小。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对附加屏蔽件为第一对附加屏蔽件和第二对附加屏蔽件,第一附加屏蔽件和第二附加屏蔽件均靠近射线发射器,第二对附加屏蔽件布置在第一对附加屏蔽件上并且第二对附加屏蔽件的长度小于第一对附加屏蔽件的长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准直部件由铅或钨材料形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附加屏蔽件由铅或钨材料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射线发射装置,包括如前述的准直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检查设备,包括如前的射线发射装置,和探测器,其中探测器布置成与射线发射装置发射的射线的轮廓对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检查设备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准直器出口的正面视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准直器的截面示意图,图3(b)为图3(a)中圆圈内主准直部件的一个局部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本实用新型容许各种修改和可替换的形式,但是它的具体的实施例通过例子的方式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将详细地在本文中描述。然而,应该理解,随附的附图和详细的描述不是为了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到公开的具体形式,而是相反,是为了覆盖落入由随附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中的所有的修改、等同形式和替换形式。附图是为了示意,因而不是按比例地绘制的。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准直器10,布置在发射射线的射线发射器出口处,其中准直器10和射线发射器20中的一个设置有突出部21,准直器10和射线发射器20中的另一个设置凹部11,使得突出部21能够置于凹部11内以便射线发射器20和准直器10能够彼此靠近布置,射线在突出部21和凹部11内的通道或狭缝内从射线发射器20传播至准直器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476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