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交流接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46943.0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1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赵丰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超固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02 | 分类号: | H01H50/02;H01H50/18;H01H5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流 接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交流接触器。
背景技术
接触器分为交流接触器(电压AC)和直流接触器(电压DC),它应用于电力、配电与用电。接触器广义上是指工业电中利用线圈流过电流产生磁场,使触头闭合,以达到控制负载的电器。目前交流接触器存在着使用时间不长以及灵敏度不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交流接触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交流接触器,包括接触器外壳、底座、永磁铁、动铁芯、静铁芯、动铁芯支架、静铁芯底座和弹簧,所述接触器外壳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动铁芯支架固定在接触器外壳内,所述动铁芯支架的下侧设置有支架卡槽,所述卡槽与支架卡槽相连接,所述动铁芯通过铆钉设置在动铁芯支架上,所述静铁芯底座通过螺钉固定在接触器外壳上,所述静铁芯通过导磁金属棍设置在静铁芯底座上,所述永磁铁设置在动铁芯和静铁芯底座之间,所述弹簧设置在支架卡槽内。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固定架。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电涡流传感器,所述电涡流传感器设置在固定架上。
优选的,所述电涡流传感器包括壳体、铁芯和感应线圈,所述铁芯和感应线圈设置在壳体的内部,所述感应线圈设置在铁芯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动铁芯支架上设置有槽口。
优选的,所述槽口内设置有金属片。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一种交流接触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电涡流传感器,所述电涡流传感器设置在固定架上,固定架可以牢固的将电涡流传感器固定,所述动铁芯支架上设置有槽口,所述槽口内设置有金属片,可以配合电涡流感应器对动铁芯的位移进行检测,确保根据需要快速切断交流与直流主回路,延长其使用时长,该交流接触器具有使用时间长和灵敏度高的优点,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交流接触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电涡流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接触器外壳、2-底座、3-永磁铁、4-动铁芯、5-静铁芯、6-动铁芯支架、7-静铁芯底座、8-弹簧、9-卡槽、10-支架卡槽、11-铆钉、12-螺钉、13-导磁金属棍、14-固定架、15-电涡流传感器、16-壳体、17-铁芯、18-感应线圈、19-槽口、20-金属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出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交流接触器,包括接触器外壳1、底座2、永磁铁3、动铁芯4、静铁芯5、动铁芯支架6、静铁芯底座7和弹簧8,所述接触器外壳1设置在底座2上,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卡槽9,所述动铁芯支架6固定在接触器外壳1内,所述动铁芯支架6的下侧设置有支架卡槽10,所述卡槽9与支架卡槽10相连接,所述动铁芯4通过铆钉11设置在动铁芯支架6上,所述静铁芯底座7通过螺钉12固定在接触器外壳1上,所述静铁芯5通过导磁金属棍13设置在静铁芯底座7上,所述永磁铁3设置在动铁芯4和静铁芯底座7之间,所述弹簧8设置在支架卡槽10内。
此外,如图2所示,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固定架14,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电涡流传感器15,所述电涡流传感器15设置在固定架14上,所述电涡流传感器15包括壳体16、铁芯17和感应线圈18,所述铁芯17和感应线圈18设置在壳体16的内部,所述感应线圈18设置在铁芯17的两侧,所述动铁芯支架6上设置有槽口19,所述槽口19内设置有金属片20。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交流接触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电涡流传感器,所述电涡流传感器设置在固定架上,固定架可以牢固的将电涡流传感器固定,所述动铁芯支架上设置有槽口,所述槽口内设置有金属片,可以配合电涡流感应器对动铁芯的位移进行检测,确保根据需要快速切断交流与直流主回路,延长其使用时长,该交流接触器具有使用时间长和灵敏度高的优点,前景广阔。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超固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台州超固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469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