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丢失物品口袋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46320.3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75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冠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冠雄 |
主分类号: | A41D27/20 | 分类号: | A41D27/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启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70 | 代理人: | 张信宽 |
地址: | 中国香港天水***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丢失 物品 口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装的口袋。
背景技术
衣服口袋是用于携带物品的布袋,通常的衣服口袋都是敞口式的设计,物品容易掉出。而为了避免这一缺陷,市场上逐渐出现在口袋上设计有拉链、盖合片等结构的衣服,拉链闭合状态时虽然能很好的起到防止物品掉出的目的,但是其无法实现自动闭合,一旦用户忘记主动将拉链拉合好,还是会出现物品掉落的现象,并且由于拉链是一条类似于锯齿的带状结构,设置在袋口处与人体接触时会感觉不舒适,甚至会有些刺痛感;而盖合片有些只是简单的覆盖,或者通过单个纽扣与袋口连接,并非完整闭合连接的方式导致物品掉落概率仍然很高,因此现有的衣服口袋结构存在改进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衣服口袋,其能有效的起到防止物品掉落丢失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防丢失物品口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设置于服装本体上,所述服装本体上设有与所述袋体对应的袋口;所述袋体由一完整布块构成,所述布块两端相向弯折直至两个端部错位重叠,在两个端部处设有磁扣结构,所述磁扣结构包括分设于布块两个端部上的磁条片,并且所述布块的顶部、底部均缝合封闭,由此布块形成一个由磁扣结构控制开合的内部容纳空间;其中,所述袋口至所述磁扣结构之间形成有外部容纳空间。
如前所述的防丢失物品口袋,各所述磁条片的上下两端与布块的上下端边缘对应。
如前所述的防丢失物品口袋,所述磁扣结构设置于袋体外侧层的中部位置。
如前所述的防丢失物品口袋,所述布块两个错位重叠的端部之中位于外侧的端部固定于服装本体上。
如前所述的防丢失物品口袋,两条所述磁条片的上端、下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一起。
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从袋口先经过外部容纳空间再进入内部容纳空间,内部容纳空间的闭合由磁扣结构利用异性相吸原理自动实现,无需人为可以操作。在袋体中利用磁扣结构自动形成袋中袋,既能降低物品掉落的风险,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止偷扒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袋体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袋体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的示意图;
图中标识说明如下:
1、服装本体;10、中缝线;2、袋口;3、磁扣结构;30、磁条片;4、容纳前部;5、外部容纳空间;6、容纳后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防丢失物品口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设置于服装本体1上,所述服装本体1上设有与所述袋体对应的袋口2;所述袋体由一完整布块构成,所述布块两端相向弯折直至两个端部错位重叠,在两个端部处设有磁扣结构3,所述磁扣结构3包括分设于布块两个端部上的磁条片30,并且所述布块的顶部、底部均缝合封闭,由此布块形成一个由磁扣结构3控制开合的内部容纳空间;其中,所述袋口2至所述磁扣结构3之间形成有外部容纳空间5,外部容纳空间5是由服装本体1与袋体的外侧层形成的,外部容纳空间和内部容纳空间的连通由磁扣结构的开合控制。
图4所示的为现有裤装上常见的口袋设计结构,沿着裤体的中缝线10会开设有袋口2,然后顺着袋口2进入就是现有设计中的袋体,这是一种常见的敞口式结构,物品极易掉落。
经过改进后的本方案中,从袋口2首先进入的是外部容纳空间5,在打开磁扣结构3之后才能进入内部容纳空间,物品一般放在该处进行存放,内外两个容纳空间形成一种袋中袋的结构设计,并且磁扣结构3采用磁铁异性相吸的原理实现自动闭合,不会因为用户的粗心大意未闭合口袋而导致物品丢失。此外,磁扣结构3还能形成一种迷惑作用,起到防偷扒的目的,当不怀好意的人将手伸入袋口2时,触碰到磁铁结构时会以为是整个口袋只有外部容纳空间5,从而会终止这种偷盗行为,使得内部容纳空间物品的安全得到保障。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磁条片30的上下两端与布块的上下端边缘对应。磁条片30在袋体中从上到下整条设置,可以将外部、内部两个容纳空间完全的隔开,两者之间的接通与否完全由磁扣结构3来控制,避免物品在两个容纳空间中自由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冠雄,未经张冠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463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络链接预测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针对最差网元的挂摘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