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烟气湿法脱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45101.3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3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黄胜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豹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0 | 分类号: | B01D53/80;B01D53/5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杨军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烟气 湿法 脱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湿法脱硫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烟气湿法脱硫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众多的烟气湿法脱硫技术中,湿法烟气脱硫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目前在世界上已建成的脱硫装置中,湿法脱硫装置约占80%,但是它也存在着初期投资大,运行费用高以及设备容易结垢、堵塞等不足。部分脱硫装置由于石灰石的溶解度较低,影响了传质效率,造成脱硫系统设计的液气比普遍较高,实际运行的Ca/S普遍较高,增加了系统的投资和运行能耗,也降低了石灰石的利用率,增加了电厂脱硫成本;而且系统不稳定,一旦石灰石供浆系统故障,脱硫系统进入低pH段后脱硫率下降较快,严重影响了环保达标排放。经研究表明,在湿法脱硫技术中,通过加入一定量适当的脱硫增效剂,可以明显改善化学反应与传质过程,能促进CaCO3的溶解,缓冲浆液的pH值下降,促进SO2的溶解,加速SO2的化学吸收,可以显著降低水蒸气分压,减小蒸发速率,延长脱硫效率。因此,若提供一种与其配套使用的烟气湿法脱硫装置,即可提高其脱硫效率,提高脱硫剂的利用率,进而降低运行费用,同时还能减缓钙的结垢、堵塞速率,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烟气湿法脱硫装置,实现了提高脱硫效率,提高脱硫剂利用率,进而降低运行费用,同时还能减缓钙的结垢、堵塞速率,提高装置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新型烟气湿法脱硫装置,包括脱硫塔,所述脱硫塔自上而下依次设有塔顶烟气出口1、除雾区3、喷淋吸收区4、氧化区6,所述塔顶烟气出口1下方设有旋流除雾板101,所述脱硫塔的塔体与烟囱之间预设有空隙2,所述空隙2设置在旋流除雾板101下方,所述空隙2设置在除雾区3 上方,所述喷淋吸收区4与氧化区6之间设有烟道入塔接口5,所述烟道入塔接口5连接在脱硫塔的塔壁上,所述喷淋吸收区4包括喷淋层401,所述氧化区6 包括氧化曝气管601、搅拌器602及浆液池603,所述浆液池603设于氧化曝气管601下方,所述搅拌器602安装在脱硫塔底部的塔壁上。
所述除雾区3包括丝网除雾器301,所述丝网除雾器301与旋流除雾板101 相连接,所述旋流除雾板101的纵向长度为500-800mm。
所述旋流除雾板101的中心与脱硫塔的中心同心设置。
所述浆液池603设置在脱硫塔内底部或设置在脱硫塔外部。
所述脱硫塔内添加有增效剂,所述氧化曝气管601数量设置为三根,每根所述氧化曝气管601上的气孔数量为未加入增效剂时数量的1.2倍,所述搅拌器602比未加入增效剂时数量多一台,所述浆液池603容积为未加入增效剂时的1.5-2倍。
所述喷淋层401设置有至少两层,至少两层所述喷淋层401上下间隔排列。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提供了一种配合增效剂使用的烟气湿法脱硫装置,其自上而下依次设有塔顶烟气出口、空隙、除雾区、喷淋吸收区、烟道入塔接口、氧化区,其中,塔顶烟气出口下方设有旋流除雾板,喷淋吸收区包括喷淋层,氧化区包括氧化曝气管、搅拌器及浆液池,使其在氧化区曝气管性能改变,曝气孔分布均衡性发生改变,在增效剂加速反应的同时供氧量能与之匹配,同时,搅拌器的数量和功率增加,让增效剂的在浆液池内充分搅拌均匀,浆液池容量增加,增效剂的加入反应速度加快浆液池的储存量加大反应效率提高;综上,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烟气湿法脱硫装置,实现了提高其脱硫效率,提高脱硫剂的利用率,进而降低运行费用,同时还能减缓钙的结垢、堵塞速率,提高装置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塔顶烟气出口 2、空隙 3、除雾区 4、喷淋吸收区 5、烟道入塔接口 6、氧化区 101、旋流除雾板 301、丝网除雾器 401、喷淋层 601、氧化曝气管 602、搅拌器 603、浆液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豹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豹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451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