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面通透徽章式无泵型空气采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43212.0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48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赵婷;杜会芳;杨兆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22 | 分类号: | G01N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桥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60 | 代理人: | 鲍相如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面 通透 徽章 式无泵型 空气 采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徽章式无泵型采样器,具体为双面通透的结构和外形,可大大提高采样速率。
背景技术
随着化学品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导致的职业病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不但严重影响劳动者的健康,也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无泵型采样器作为一种新型的采样手段,因其具备无需动力,小巧便携,使用方便等特点,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同时,因其比较适用于长时间个体采样,是推算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重要依据,在职业卫生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
无泵型采样器是基于分析物在采样器内外化学势差作用下,以自由扩散(穿过扩散层或渗透膜)的方式,从环境中富集分析物的采样器。无泵型采样器是基于Fick扩散定律设计,采样速率与被测物质在扩散层中的扩散系数及扩散面积成正比,与扩散距离成反比。由此可知,要想得到采样流量较大的采样器,就要设法增大扩散面积或减小扩散距离。已经报道的徽章式无泵型采样器是应用较为成熟的一类,但主要为单向扩散采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利用外壳上独有的支撑结构将采样器背面与被采样人的衣物分隔开来,达到双面通透的效果,大大增加了采样器的采样流量,并且可以通过保留外壳更换碳片及滤膜来节约成本,达到重复利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面通透的徽章式无泵型空气采样器,具有较好的采样效率、广泛的适用性及重复使用性。
一种双面通透徽章式无泵型空气采样器,包括塑料密封盒、采样器外壳、疏水滤膜、纤维状活性炭片,衣领夹;所述采样器两端最外侧是塑料密封盒,塑料密封外壳扣紧采样器外壳的外侧,采样器外壳的内壁分别覆盖一层疏水滤膜,每一片纤维状活性炭片都置于两片疏水滤膜中间;采样时将采样器从塑料盒中取出,采样完成后整体置于塑料密封盒中保存。
所述采样器为扁平状结构。
所述每个无泵型采样器中含有1-2片活性炭片;每个无泵型采样器中含有2-3张疏水滤膜。
所述采样器外壳内部填充材料的部分直径为2-8cm,厚度为0.5-2cm,优选是直径为4cm,厚度为1mm;所述采样器外壳的外部具有支撑结构,支架之间间隔夹角为30-90°,优选是90°;外壳上设置有小孔,以保证其通透性。
所述纤维状活性炭片的直径为2-8cm,优选为4cm,厚度为0.5-3mm,优选为1.5mm,质量为10-100mg,优选为35mg,使用前密闭保存,置于100-140℃,优选120℃烘箱中高温处理0.5-5小时,优选为2小时,活化后铝箔密封保存备用,采样前进行组装并保证组装过程中的清洁和完整。
所述疏水滤膜上的微孔孔径为0.1-1μm,优选为0.45μm;所述疏水滤膜的直径是2-8cm,优选是4cm。
所述塑料密封外壳直径是2-8cm,优选是5cm,且加工规整,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双向通透的外壳结构对采样效率有显著提高,在吸附通量,样品稳定性方面都能达到比较满意的效果,并且可以通过保留外壳更换碳片及滤膜来重复利用,节约成本;内置的纤维状活性炭片做吸附剂,使吸附效率较椰壳活性炭有较大提高,并且能够采集工作场所中大多数挥发性有机物;其聚四氟采样器外壳的特殊支撑结构可以使整个采样器双面通透,是一种创新性的有益探索。本实用新型在微型化、便携化方面具有十分巨大的潜力,对无泵型采样器在职业卫生、环境监测等众多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徽章式双面无泵型采样器外型俯视图。
图2为徽章式双面无泵型采样器外型仰视图。
图3为徽章式双面无泵型采样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是塑料密封盒;2是聚四氟乙烯采样器外壳;3是聚四氟疏水滤膜;4是纤维状活性炭片;5是衣领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用于毒物检测的无泵型个体采样器。在采样前,拆封一只以铝箔密闭保存的活化后的纤维状活性炭片,将按照规定尺寸加工好的塑料密封盒1、聚四氟乙烯采样器外壳2、聚四氟疏水滤膜3、纤维状活性炭片4,衣领夹5依次组合得到采样器;其中两张聚四氟疏水滤膜分别覆盖在两只聚四氟采样器外壳内壁,一只纤维状活性炭片置于中间,外壳扣紧组成采样器;用衣领夹将采样器固定在被采样人衣物上进行采样,完成后将其整体置于塑料密封盒中保存。
分析时,将碳片从采样器中取出,置于配套的解吸容器内,选择与待测物对应的适当方法对样品进行解吸及测定,并回收塑料密封盒及聚四氟乙烯采样器外壳,以便下次继续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432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