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源热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41579.9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8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林伟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伟杰 |
主分类号: | F25B30/06 | 分类号: | F25B3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 源热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污水源热泵系统,属于水源热泵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污水源热泵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实现低温位热能向高温位转移,即在冬季,把污水中的热量“取”出来,提高温度后,供给室内采暖,但通常情况下,污水都含有较多悬浮物及盐分等杂质,易对换热系统产生堵塞、结垢、腐蚀等现象,为保护污水源热泵机组的蒸发器和冷凝器,污水不能直接进入机组,必须经过污水源热泵换热器进行中间换热。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610356322.9的一种污水源热泵系统,该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源热泵系统,解决了现有污水源热泵系统容易堵塞的问题。该系统包括污水一次过滤池、与污水一次过滤池连接的污水二次过滤池、与污水二次过滤池连接的换热器以及与换热器连接的主机,主机通过两输水管道分别连接一分水器和集水器,换热器与污水一次过滤池连接,污水一次过滤池由第一水池以及与第一水池下部连通的第二水池构成,第一水池的高度为第二水池高度的三倍,第一水池下部与第二水池连通的位置竖直设置有大孔径的粗金属滤网板,污水二次过滤池由第三水池和第四水池连接,第三水池中水平安置有小孔径的细金属滤网板。发明在污水端对引入各级水池的水进行杂草、颗粒的分级除污,避免了水体对后续管路造成堵塞。但该发明的管道容易积垢。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源热泵系统,以解决管道容易积垢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污水源热泵系统,其结构包括:污水泵、管道、换热器、压缩机、蒸发器、自动控制系统,所述污水泵通过管道与换热器固定连接,所述换热器分别与压缩机、蒸发器固定连接,所述压缩机与蒸发器固定连接,所述蒸发器固定装设有自动控制系统,所述换热器由支座、壳体、出水口、进水口、管板、传热管、折流板组成,所述支座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固定装设有出水口、进水口,所述壳体内固定装设有管板,所述管板与传热管固定连接,所述传热管与折流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压缩机由电动机、阳转子、滚动轴承、外壳、喷油阀、止逆阀、安全卸载阀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机与阳转子固定连接,所述阳转子与滚动轴承固定连接,所述滚动轴承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固定装设有喷油阀、止逆阀、安全卸载阀。
进一步地,所述管道由基材、防腐涂料、纳米涂层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基材外侧与防腐涂料固定连接,所述基材内侧与纳米涂层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管道设有纳米涂层,不易积垢,防腐效果好,压缩机零部件少,易损件少,可靠性高,换热器传热效率好,维护方便,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污水源热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管道结构示意图。
图中:污水泵-1、管道-2、换热器-3、压缩机-4、蒸发器-5、自动控制系统-6、支座-301、壳体-302、出水口-303、进水口-304、管板-305、传热管-306、折流板-307、电动机-401、阳转子-402、滚动轴承-403、外壳-404、喷油阀-405、止逆阀-406、安全卸载阀-407、基材-201、防腐涂料-202、纳米涂层-20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伟杰,未经林伟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415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