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药口服液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37609.9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4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吴翠色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神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棱镜智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22 | 代理人: | 李兴寰 |
地址: | 404799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口服液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药口服液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中药(TCM)主要起源于中国,少数中药源于外国,如西洋参。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人体机能的药物。多为植物药,也有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
中药常常是从药用植物中提炼出来,然而传统的中药提炼过程,植物残渣与药液分离往往是沉降分离,让其自然流淌分离,这种方式不仅速度较慢,拖延中药口服液的加工工期,且药液与残渣分离不彻底,常常是残渣中残留大量药液无法流出,造成原材的浪费,利用率不高,为此我们设计出一种中药口服液加工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中药口服液加工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药口服液加工装置,包括煎煮炉外壳和煎煮炉,所述煎煮炉外壳为圆柱形中空结构,且一端通过电动转轴连接有外壳盖板,所述煎煮炉外壳中空腔的底部安装有离心电机,所述离心电机的输出轴向上设置且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离心转轴,所述离心转轴远离离心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煎煮炉的底部圆心处,所述煎煮炉为圆柱形中空结构,且一端远离离心转轴的一端通过电动转轴连接有煎煮炉盖板,所述煎煮炉的中空腔底部安装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的圆心处设置有搅拌杆,所述煎煮炉的圆周侧壁等距离设置有三个离心镂空板,所述煎煮炉的圆周侧壁以及底板均为中空结构,形成内腔,且内腔内活动设置有阻隔挡板,所述阻隔挡板包括圆形底板和三个挡板,三个所述挡板等距离设置于圆形底板的外圆周上,所述煎煮炉外壳的一侧下方设置有液体出口,且液体出口延伸至煎煮炉外壳内。
优选的,所述圆形底板安装于煎煮炉底板的中空结构内,挡板活动安装于煎煮炉的圆周侧壁内的中空结构内,且圆形底板的圆心处连接有驱动马达的输出轴。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面积大小与离心镂空板的面积大小相等,且位置相互吻合,且离心镂空板上等距离设置有离心孔。
优选的,所述液体出口上设置有电控阀门。
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的内部设置有S型铺设的加热管。
优选的,所述煎煮炉外壳和煎煮炉之间留有液体流通空隙。
优选的,所述搅拌杆由驱动电机驱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阻隔挡板和离心镂空板的设置,使得中药的煎煮以及脱液均可在同一装置内完成,且脱液速度快,液体中残渣剩余量少,煎煮完成后可利用离心原理,迅速将中药液从残渣中脱离出来,提高了中药加工的效率,缩短了工艺时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中药口服液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中药口服液加工装置的煎煮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中药口服液加工装置的阻隔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煎煮炉外壳、2煎煮炉、3离心电机、4离心转轴、5阻隔挡板、6加热装置、7搅拌杆、8液体出口、9煎煮炉盖板、10外壳盖板、11内腔、12离心镂空板、13挡板、14圆形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神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神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376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力学性能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简易落锤加载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