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热盘组件和食物料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30274.8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2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榕;徐建飞;曾祥和;唐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19/00 | 分类号: | A47J19/00;A47J31/44;A47J43/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52831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热 组件 食物 料理 | ||
1.一种食物料理机的发热盘组件,所述食物料理机包括刀轴,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热盘,设置成具有锥形凹槽结构;所述发热盘设置有与所述刀轴配合连接的刀轴孔,所述刀轴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发热盘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0mm小于等于10mm;
发热管,设置在所述发热盘上,用于对所述发热盘进行加热;
刀轴固定块,设置在所述发热盘的底部,朝向所述发热盘内部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料理机的发热盘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管设置在所述发热盘的底部和/或侧壁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料理机的发热盘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管横向缠绕在所述发热盘的侧壁内,或纵向分布在所述发热盘的侧壁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料理机的发热盘组件,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扰流骨,设置在所述发热盘的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食物料理机的发热盘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扰流骨为多个,间隔设置在所述发热盘的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食物料理机的发热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凹槽结构的内侧壁与所述凹槽结构的底部表面形成有过渡圆角θ,所述过渡圆角的倒角半径为R1;
所述θ的取值范围为90°≤θ≤150°;和/或
所述R1的取值范围为3mm≤R1≤8mm。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食物料理机的发热盘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刀轴固定块的侧壁与所述凹槽结构的底部表面形成有过渡圆角,所述过渡圆角的倒角半径为R2;
所述R2的取值范围为3mm≤R2≤10mm。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食物料理机的发热盘组件,其特 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刀轴固定块的顶部设置有倒圆角,所述倒圆角的倒角半径为R3;
所述R3的取值范围为3mm≤R3≤10mm。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食物料理机的发热盘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盘的顶端表面与底端外表面之间的高度H1的取值范围为30mm≤H1≤6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食物料理机的发热盘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盘的底部内表面与所述刀轴固定块的顶端表面之间的高度H2的取值范围为10mm≤H2≤30mm。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食物料理机的发热盘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盘的底部厚度H3的取值范围为10mm≤H3≤30mm。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食物料理机的发热盘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管之间的距离D1的取值范围为2mm≤D1≤8mm。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食物料理机的发热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与所述发热盘侧壁内表面之间的距离D2的取值范围为2mm≤D2≤10mm。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食物料理机的发热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盘的纵向截面的截面积为S1,所述发热管的纵向截面面积为S2,所述S1与所述S2的比值为N,所述N的取值范围为0.2≤N≤0.5。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食物料理机的发热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刀轴固定块与所述发热盘为一体式结构。
16.一种食物料理机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热盘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3027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