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测试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327784.X | 申请日: | 2016-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48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 发明(设计)人: | 黄胜国;毛雄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44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 |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测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二次电池,即可充点电电池,其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源和储能装置目前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由于二次电池涉及高电压,因此,系统耐压性能是人员触电防护要求中的重中之重。耐压测试切换测试模式时,会反复接出高压输出部件,产生人员触电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测试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耐压测试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测试系统,包括:电器安规分析仪、继电器板、直流电源、控制单元;
所述继电器板设置于电器安规分析仪与待测电池系统之间;
所述直流电源连接于所述继电器板以及所述待测电池系统;
所述控制单元连接于所述继电器板以及所述电器安规分析仪;
所述电器安规分析仪还连接于第一外部供电设备;
所述直流电源还连接于第二外部供电设备。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继电器板包括控制信号接口、第一至五连接关系调整接口、第一至六继电器以及供电接口;
所述控制信号接口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
所述供电接口连接于所述直流电源;
所述第一连接关系调整接口连接于所述待测电池系统的壳体;
所述第二连接关系调整接口连接于所述待测电池系统的正输出端;
所述第三连接关系调整接口连接于所述待测电池系统的负输出端;
所述第四连接关系调整接口连接于所述电器安规分析仪的正输出端;
所述第五连接关系调整接口连接于所述电器安规分析仪的负输出端;
所述第一连接关系调整接口还通过第一继电器连接于所述第五连接关系调整接口;
所述第一连接关系调整接口还通过第一和第四继电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关系调整接口;
所述第一连接关系调整接口还通过第一和第六继电器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关系调整接口;
所述第一连接关系调整接口还通过第二和第三继电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关系调整接口;
所述第一连接关系调整接口还通过第二继电器连接于所述第四连接关系调整接口;
所述第一连接关系调整接口还通过第二和第五继电器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关系调整接口;
所述第二连接关系调整接口还通过第三继电器连接于所述第四连接关系调整接口;
所述第二连接关系调整接口还通过第三和第五继电器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关系调整接口;
所述第二连接关系调整接口还通过第四继电器连接于所述第五连接关系调整接口;
所述第二连接关系调整接口还通过第四和第六继电器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关系调整接口;
所述第三连接关系调整接口还通过第五继电器连接于所述第四连接关系调整接口;
所述第三连接关系调整接口还通过第六继电器连接于所述第五连接关系调整接口。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一隔离变压器;
所述第一隔离变压器设置于所述电器安规分析仪和所述第一外部供电设备之间。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隔离变压器;
所述第二隔离变压器设置于所述直流电源和所述第二外部供电设备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测试系统,通过设置控制单元、继电器板等设备,实现了对电池系统耐压测试的自动化控制,减少了人员在耐压测试中因反复接触高压输出部件而产生的人员触电风险,也大大提高了耐压测试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测试系统的组成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继电器板的组成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池测试系统的组成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池测试系统的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277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