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验室混合废气一体化净化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26561.1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9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陆朝阳;李明;徐遵主;孙永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B01D53/18;B01D5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地址: | 210008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室 混合 废气 一体化 净化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净化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实验室混合废气一体化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人们对大规模工业生产的废气处理十分关注,却往往忽略实验室废气处理。科研院校实验室排放的废气一直游离于环保边缘,绝大多数的科研院校实验室废气均未经任何处理,直接高空排放;但由于实验、研发的需要,尤其是涉及到化学品使用的实验,往往会产生大量的挥发性废气,如硫化氢、氯化氢等无机物、甲醇、甲苯等有机物。虽然实验室废气排放量较小,但不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将会对环境及学校周边的空气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
而且,区别于标准化的工业流程,实验室废气中所含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往往更加多样和难测,更有可能产生一些具有特殊毒性的化学物质,具有严重的潜在危险。实验室废气一般有如下几个特点:种类复杂、浓度波动大、间歇排放。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套成熟的针对实验室实验过程排放的废气净化装置。根据调研,采取了控制措施的高校一般都简单用吸收或者活性炭吸附,不仅净化效果差,而且系统运行很不稳定。
经检索,已有先关的技术方案公开。例如,发明创造的名称为:有机垃圾发酵净化装置(专利号:ZL201520800022.6,申请日:2015.10.17),其包括净化罐和引风机,引风机和净化罐通过管道法兰连接,引风机的入口管道与发酵系统连通,吸收发酵系统所产生的废气并输送到净化罐内,净化罐的底部存有植物溶液,其顶部开口设置有出口管道,在净化罐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多孔材料过滤层、多孔吸附层和紫外线灭菌装置,且在多孔材料过滤层与多孔吸附层之间设置有雾化喷嘴,雾化喷嘴连接循环喷淋管道,循环喷淋管道的底端置于净化罐底部并浸于植物溶液中,循环喷淋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泵。该申请案虽然具有多污染物的处理作用,但是由于不同的处理过程中的处理条件差异较大,致使污染物的去除效率较低。
此外,发明创造的名称为:喷淋和干法吸附组合式废气净化设备(专利号:ZL200920158702.7,申请日:2009.06.04),其箱体的底部设有进风口和液槽,进风口与液槽连通,在底层箅子板上设有填料网管,在中层箅子板上设有填料环,在顶层箅子板上设有挡水板,挡水板的上面设有吸附层,吸附层与箱体顶部的出风口连通,在中层箅子板的下面设有第一喷淋咀,在顶层箅子板的下面设有第二喷淋咀,第一喷淋咀和第二喷淋咀通过管道于液泵连接。其具有传质推动力强劲,净化效率高的优点。
由于实验室废气的污染物成分复杂,单一的吸收过程难以将污染物有效去,因此在处理实验室废气的过程中往往需要采用多个废气处理过程;但是,不同的处理过程中的处理条件差异较大,要实现实验室废气的有效处理,势必要采用多个设备对废气进行多过程处理,因此废气处理设备往往占用较大的空间。然而,由于实验室空间有限,又难以同时安装多种废气处理设备,因此,现有的净化设备难以对实验室的废气进行有效处理;亟需开发设计出一种具有多过程控制的废气一体化净化设备,从而使得科研院所的废气得到有效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净化设备难以对实验室的废气进行有效处理的问题,提供一种实验室混合废气一体化净化设备,通过一体化净化设备,可对多种污染物进行同时净化,进一步还可以减小设备的占地面积,并可提高实验室废气的处理效率。
2.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验室混合废气一体化净化设备,包括吸收塔本体、吸附单元、喷淋单元和填料单元;所述的吸收塔本体底部设置有进气管道,吸收塔本体顶部设置有排气管道,所述的吸附单元、喷淋单元和填料单元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于吸收塔本体内部;其中吸附单元包括吸附支撑板和吸附滤筒,吸附滤筒安装于吸附支撑板上,且吸附滤筒沿着吸收塔本体的高度方向布置,所述的吸附滤筒的筒壁上设置有滤筒气孔,所述的吸附滤筒外部缠绕有吸附材料。
优选地,吸附滤筒高度h与吸附滤筒直径d之间的关系如下:
其中,Q为处理废气流量,m3/s;v为处理废气流速,m/s;d为吸附滤筒直径,m;h为吸附滤筒高度,m。
优选地,所述的吸附支撑板固定设置于吸收塔本体内壁上,且吸附支撑板边缘与吸收塔本体内壁密封连接,所述的吸附支撑板平行于吸收塔本体的横截面。
优选地,所述的吸附滤筒为一端封闭的筒状结构,吸附滤筒的封闭端位于废气气流的上风侧。
优选地,所述的吸附单元还包括除沫器,所述的除沫器设置于吸附支撑板下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265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光谐振废气处理器
- 下一篇:酸洗尾气多级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