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导体外层包裹用绝缘层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23622.9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2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增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增国;林丽娜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29;H01B7/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700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导体 外层 包裹 绝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材料,具体为一种电力导体外层包裹用绝缘层。
背景技术
绝缘层,是指发热导线之间或发热导线与接地屏蔽层之间的绝缘材料层。它主要用于隔离电线防止人们触电受伤。
生活中,对于外露电线的包裹多采用传统的电工胶布进行简单包裹,但是这样的简单包裹,只能起到简单的绝缘作用,同时有效时间短,无法满足在特定环境下对外露导体或损伤导体进行包裹需求,传统的绝缘层,不具有多种防护作用,无法满足多种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电力导体外层包裹用绝缘层。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电力导体外层包裹用绝缘层,包括PVC层、压敏胶层、聚氯乙烯薄膜、编制线、矿物隔火层、金属片、聚酯亚胺层以及聚四氟乙烯层,所述PVC层、矿物隔火层、金属片、聚酯亚胺层以及聚四氟乙烯层通过编制线编制固定并构成一体结构,所述一体结构的左右两端分别采用倾斜弧面设计,且两倾斜弧面结构曲面互补,所述PVC层向右端延生并将一体结构右端的倾斜弧面覆盖,同时PVC层左端向左延生,PVC层左端延生部分底部以及紧挨的一体结构右端的倾斜弧面设有压敏胶层,所述压敏胶层上贴有一层聚氯乙烯薄膜,所述一体结构左端倾斜弧面上的PVC层上表面也设有压敏胶层,且该压敏胶层上有贴有聚氯乙烯薄膜。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片为铜片或铝片。
进一步的,所述PVC层右端延生长度占PVC层总长度的比例不低于二分之一。
进一步的,所述编制线从一体结构左端的倾斜弧面层缝制至右端的倾斜弧面层。
进一步的,所述编制线为绝缘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电力导体外层包裹用绝缘层,设计合理,将多种绝缘材料和防护采用通过编制线固定于一定,具有防火、防酸碱以及防漏电的功能,同时采用金属片进行初步缠绕包裹,然后在通过PVC层包裹,具有包裹牢固,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电力导体外层包裹用绝缘层,其特征在于:包括PVC层1、压敏胶层2、聚氯乙烯薄膜3、编制线4、矿物隔火层5、金属片6、聚酯亚胺层7以及聚四氟乙烯层8,所述PVC层1、矿物隔火层5、金属片6、聚酯亚胺层7以及聚四氟乙烯层8通过编制线4编制固定并构成一体结构,所述一体结构的左右两端分别采用倾斜弧面设计,且两倾斜弧面结构曲面互补,这样设计,可以实现无缝包裹,包裹的更加紧密,有效的保护导体,所述PVC层1向右端延生并将一体结构右端的倾斜弧面覆盖,同时PVC层1左端向左延生,PVC层左端延生部分底部以及紧挨的一体结构右端的倾斜弧面设有压敏胶层2,所述压敏胶层2上贴有一层聚氯乙烯薄膜3,所述一体结构左端倾斜弧面上的PVC层1上表面也设有压敏胶层2,且该压敏胶层2上有贴有聚氯乙烯薄膜3。所述金属片6为铜片或铝片,通过金属材料的特性,可以将导体更加牢固的包裹。所述PVC层1右端延生长度占PVC层1总长度的比例不低于二分之一,保证了PVC层1外层的严密包裹。所述编制线4从一体结构左端的倾斜弧面层缝制至右端的倾斜弧面层,保证了一体结构的完整性。所述编制线4为绝缘线。
工作过程:首先根据导线的粗细选择对应的电力导体外层包裹用绝缘层,将该导体外层包裹用绝缘层上的两处聚氯乙烯薄膜3撕掉,并沿着导体外层包裹用绝缘层左端进行包裹,直至两端倾斜弧面实现互补,并在压敏胶层2实现粘合,然后将右端延生的PVC层1进行重复包裹,并在底部的压敏胶层2作用下实现粘合,即可完成粘合。
该电力导体外层包裹用绝缘层,设计合理,将多种绝缘材料和防护采用通过编制线固定于一定,具有防火、防酸碱以及防漏电的功能,同时采用金属片进行初步缠绕包裹,然后在通过PVC层包裹,具有包裹牢固,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增国;林丽娜,未经陈增国;林丽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236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型大截面积高频自粘性漆包绕组线
- 下一篇:抗脉冲抗拉高频漆包绕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