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制带窗框的PCF外墙板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22429.3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9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卢家森;郑振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56 | 分类号: | E04B2/56;E04G2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20001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窗框 pcf 外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民建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制带窗框的PCF外墙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PCF外墙板没有窗框结构,窗户通过现场施工直接安装在现浇混凝土边缘构件上,施工时现场需要搭设较多的脚手架,现场施工时间长,无法体现预制结构的优点,并且窗框的防水性差,极易发生渗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带窗框的PCF外墙板,改善现有技术现场施工时间长、施工复杂以及窗框防水性差等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带窗框的PCF外墙板,包括叠合梁预制部、窗框、窗下墙和由所述窗框向四周延伸的PCF外叶板;所述窗框的左、右两侧边设有窗侧边板;所述叠合梁预制部位于所述窗框的上部,窗框向上延伸的PCF外叶板位于所述叠合梁预制部的外侧;所述窗下墙位于所述窗框的下部,所述窗下墙的内侧为内叶板,窗框向下延伸的PCF外叶板位于所述窗下墙内叶板的外侧;所述窗下墙下设有灌浆层,所述窗下墙内设有灌浆孔和出浆孔,所述灌浆孔和所述出浆孔均与所述灌浆层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叠合梁预制部顶部设有封闭箍筋,所述叠合梁预制部的底部设有梁下部纵筋,所述梁下部纵筋向上弯折;所述窗下墙的两侧设有接驳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窗框向上延伸的PCF外叶板与所述叠合梁预制部之间设有保温层,所述窗框向上延伸的PCF外叶板与所述叠合梁预制部之间设置连接紧固件将所述窗框向上延伸的PCF外叶板、所述保温层和所述叠合梁预制部固定在一起;所述窗框向下延伸的PCF外叶板与所述窗下墙内叶板之间设有保温层,所述窗框向下延伸的PCF外叶板与所述窗下墙内叶板之间设置连接紧固件将所述窗框向下延伸的PCF外叶板、所述保温层和所述窗下墙内叶板固定在一起;窗框向左延伸的PCF外叶板和窗框向右延伸的PCF外叶板的内侧均设有保温层,所述窗框向左延伸的PCF外叶板与其内侧的保温层之间设置连接紧固件并将所述保温层穿透,所述窗框向右延伸的PCF外叶板与其内侧的保温层之间设置连接紧固件并将所述保温层穿透。预制带窗框的PCF外墙板安装完成后,连接紧固件的穿出保温层的那部分被锚固于窗框两侧的现浇混凝土之内,可以防止窗框左右两侧的外叶墙板和保温层脱落。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层为挤塑聚苯板。
进一步地,所述PCF外叶板的端部设有遇水膨胀止水条。在PCF外叶板的端部布设遇水膨胀止水条能够增强窗框的防水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PCF外叶板内还设置有钢筋桁架,所述钢筋桁架的高度不超过所述PCF外叶板和所述保温层的厚度之和。当PCF外叶板的长度较长时,为了增加PCF外叶板的平面外刚度,可以在PCF外叶板内设置钢筋桁架。
进一步地,所述窗侧边板外侧设置有柔性连接层。预制窗框安装完成后,柔性连接处于窗框与两侧的边缘构件之间,使得带窗框的PCF外墙板具有一定适应主体结构变形的能力,避免窗框受力开裂,确保窗框的具有优良的防水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连接层为将所述保温层的余量部分翻折布设于所述窗侧边板外侧形成柔性连接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设计,简化了现场施工程序,缩短现场施工时间,较少现场施工脚手架的数量,充分发挥预制构件的优势;同时,连接可靠、窗框防水性能优越,能杜绝窗户渗水隐患。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内观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1-1剖面图。
图3为图1中2-2剖面图。
图中,1叠合梁预制部;11梁下部纵筋;12封闭箍筋;2窗框;21窗侧边板;3窗下墙;31灌浆孔;32出浆孔;33接驳螺栓;34窗下墙内叶板;4PCF外叶板;41窗框向上延伸的PCF外叶板;42窗框向下延伸的PCF外叶板;43窗框向左延伸的PCF外叶板;44窗框向上延伸的PCF外叶板;5现浇窗框两侧边缘构件;6挤塑聚苯板;7连接紧固件;8遇水膨胀止水条;9柔性连接层;10钢筋桁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224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无损附墙装置的导架爬升式工作平台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连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