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原种生产用母蛾盒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16380.0 | 申请日: | 2016-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90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杨继芬;雷树明;黄平;杨文;廖鹏飞;杜伟;范永慧;刘位芬;陈海佺;李玲利;白红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7/04 | 分类号: | A01K6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夏艳 |
地址: | 661101 云南省红河哈***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种 生产 用母蛾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蚕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原种生产用母蛾盒。
背景技术
家蚕微粒子病是目前唯一发现的一种不但可以食下传染,还可以通过胚种传染的家蚕病害,如果产卵母蛾带毒,其产下的卵(后代)就必然带毒,其病原微粒子孢子在蚕种质量检验中“荣列”为唯一的检疫对象。原种生产中,必须对全部母蛾镜检,保证每张原种28个母蛾不漏,不多,准确查明母蛾是否带有微粒子原虫,防止胚种传染微粒子病。
在原种生产中,要在一定的时间内,把全部母蛾分批次、品种、张号,一一对应的装入母蛾盒,还要避免缺蛾、多蛾、母蛾发霉,现有母蛾盒不利于烤蛾、数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种生产用母蛾盒,旨在解决现有母蛾盒不利于烤蛾、数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原种生产用母蛾盒为中空盒体,设置有翻盖,在盒体内部设置有三行三列共九个格的隔层,盒体后侧设置有三个透气孔,翻盖前侧设置有名称、批次、张号标记贴,翻盖的正面设置有1-28号母蛾的标记贴。
进一步,翻盖与盒体通过橡皮筋打十字交叉架捆绑。
本实用新型母蛾盒结构设计简单,袋蛾时把母蛾分批次、品种、张号一一对应的装入母蛾盒,翻盖正面印有1-28号母蛾的标记,袋蛾时发现母蛾遗失或者多蛾,在对应的号上作标记,准确无误,能较大幅度节省时间,节约劳力,利于母蛾烘烤、数蛾,能够有效满足原种生产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原种生产用母蛾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翻盖的俯视图;
图中:1、盒体;2、翻盖;3、隔层;4、透气孔;5、名称/批次/张号标记贴;6、1-28号母蛾标记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请参阅图1和图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原种生产用母蛾盒,长×宽×高=105mm×80mm×20mm;蛾盒内附3×3=35mm×20mm的小隔层,后侧面留3个透气孔,每个透气孔距离为20mm,透气孔直径5mm;为中空盒体1,设置有翻盖2,在盒体1内部设置有三行三列共九个格的隔层3,盒体1后侧设置有三个透气孔4,翻盖2前侧设置有名称/批次/张号标记贴5,翻盖2的正面设置有1-28号母蛾标记贴6。
进一步,翻盖2与盒体1通过橡皮筋打十字交叉架捆绑。
本实用新型母蛾盒结构设计简单,袋蛾时把母蛾分批次、品种、张号一一对应的装入母蛾盒,翻盖正面印有1-28号母蛾的标记,袋蛾时发现母蛾遗失或者多蛾,在对应的号上作标记,准确无误,能较大幅度节省时间,节约劳力,利于母蛾烘烤、数蛾,能够有效满足原种生产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163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