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亮斑扁角水虻虫料缺氧自动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14246.7 | 申请日: | 2016-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09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贺智;张吉斌;贺超;肖小朋;蔡珉敏;郑龙玉;喻子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智拓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2/02 | 分类号: | G05D22/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200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亮斑扁角水 虻虫 缺氧 自动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亮斑扁角水虻虫料缺氧自动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据环保部统计,2013年我国畜禽粪便总排放达40多亿吨,约70%的畜禽粪便没有进行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造成农田、大气和水体的污染,阻碍了我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畜禽粪便的处理主要依靠传统方法,例如:有机肥料化(直接使用,堆肥),饲料化(直接喂养或者干燥后喂养),能源化(直接燃烧,沼气发酵),这些方法存在占地大、周期长、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且投入产出率低、易产生二次污染。畜禽粪便的污染大大增加了畜禽和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发生,导致肉食产品低劣,危害人类的健康,以及食品安全问题日趋凸显。
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全球经过八年多点试验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2013年5月相继组织专家研讨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和发布文件,提倡在全球范围内大力发展食用和饲用昆虫产业,指出食用和饲用昆虫将是解决将来人口增长带来的食品、饲料安全和解决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而水虻被列在重要位置。
亮斑扁角水虻属双翅目昆虫,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地区,生活周期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亮斑扁角水虻是营腐生性的昆虫,幼虫腐食,具有周期短,食性杂,食量大,抗逆性强等特点,此外,幼虫体营养价值高,化蛹前具有迁移特性,这些特点都使水虻成为高效处理有机废弃物首选的食用昆虫。因此,可以利用水虻幼虫治理畜禽粪便造成的环境污染。此外,水虻预蛹可以用作饲料添加剂,水虻蛹壳含有丰富的几丁质。另一方面,经水虻和功能微生物处理之后的畜禽粪便残渣还可以作为生物有机肥料。
然而,在大规模人工养殖亮斑扁角水虻过程中,如何将物料残渣与幼虫进行分离已成为幼虫养殖向成虫养殖转变的关键环节。而通过人工分离,工作量较大、且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亮斑扁角水虻虫料缺氧自动分离装置,包括:
转化池,所述转化池包括池壁,所述池壁相对于水平面倾角为5-45°;
空气隔绝装置,所述空气隔绝装置设置在所述转化池的敞口部,用于控制所述转化池池内与外部空气连通的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隔绝装置包括覆盖层,所述覆盖层覆盖在物料残渣和幼虫混合物的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覆盖层为塑料薄膜。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隔绝装置还包括自动覆盖装置,所述自动覆盖装置与所述覆盖层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转化池的底部和顶部均呈平行四边形,所述转化池的四个侧面均呈倾斜的倒置梯形。
进一步地,所述转化池周围还设置有幼虫收集槽。
进一步地,还包括喷雾装置,所述喷雾装置包括喷头、湿度传感器、控制器、控制阀,所述喷头设置于所述转化池上方,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转化池内,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控制阀相连,所述控制阀与所述喷头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池壁相对于水平面倾角为20°或30°。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亮斑扁角水虻虫料缺氧自动分离装置,转化池上设置空气隔绝装置,控制转化池内与外界空气接触面积,从而控制转化池内空气含氧量,通过降低转化池中的氧气浓度,迫使幼虫沿转化池倾斜的池壁爬至转化池顶部,在继续爬行或后面爬行水虻幼虫的推挤下落入幼虫收集槽里,将水虻与物料残渣分离。该分离装置的分离率可以达90%以上,便于后期蛹化或深加工。此外,位于转化池内的湿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湿度数据传到控制器,通过控制阀控制喷头工作,将物料湿度控制到55%~65%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切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覆盖层覆盖在转化池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转化池;2、空气隔绝装置;3、幼虫收集槽;4、空隙;5、喷雾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智拓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智拓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142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