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尿管造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11605.3 | 申请日: | 201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66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程欣;孟宪丽;陆小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长海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445 | 分类号: | A61F5/445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1203 | 代理人: | 陆林辉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尿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辅助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输尿管造口装置。
背景技术
输尿管皮肤造口术(cutaneous ureterostomy)是用于预期寿命短、有远处转移、姑息性膀胱切除肠道疾患无法利用肠管进行尿流改道或全身状态不能耐受手术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手术方式。正常的输尿管皮肤造口是两侧输尿管并腔后或者分别直接在腹壁皮肤造口,短期或长期内置一根尿道支撑管延至腹壁皮肤外,尿液直接从支撑管侧孔排出。现阶段市面上尚无专门的输尿管皮肤造口装置,多由肠造装置代替。肠造口袋在使用过程中底板较大,固定时常与伤口敷料黏在一起,皮肤与底板粘合不牢固,导致使用寿命缩短。并且现有造口袋内没有固定装置,会经常晃动,增加患者痛苦,容易发生感染,更严重地会导致支架管易脱落。
本领域技术人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公开号为1427702的《造口术装置》、公开号为103720532A的《用于替代J形输尿管支架的造口尿袋》以及公开号为105769415A的《一种输尿管皮肤造口集尿器及其使用方法》的专利文献,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改进探索。但是因为造口后人体内脏会突出于体外,因此这些改进方案要么容易与暴露于人体外的内脏产生摩擦,要么会对输尿管支架管进行弯折导致输尿管支架管与人体产生摩擦。这样虽然解决了输尿管支架管的晃动问题,但反而更加使得患者产生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保证患者舒适的前提下,解决输尿管造口装置中输尿管支架管的晃动问题。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提供一种输尿管造口装置,包括造口底板和造口袋,所述造口底板中心开设有圆形的造口剪切位,所述造口底板的远端面围绕所述造口剪切位固定有安装圈,所述造口袋上设置有与安装圈配对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圈的外圈面上设环槽,所述安装口内设有环形的卡扣,所述安装口与安装圈之间通过卡扣与环槽的镶嵌配合固定;还包括有立板,所述立板一端直立固定在安装圈远端面,另一端的板面上开设通孔。
所述造口底板贴皮肤一面定义为近端面,另一面定义为远端面。
优选的,所述立板在中段形成弯折,使得所述立板上通孔轴心的延长线落于造口剪切位范围内。
优选的,所述立板的弯折段板面平行于造口底板,使得所述立板上通孔轴心的延长线落入并垂直于造口剪切位。
优选的,所述立板数量为两块,并对称设置于安装圈远端面。
优选的,所述造口袋在相对安装口的内壁上黏贴有双面胶贴。
优选的,所述造口袋内部置设用于隔离安装口与储液空间的分隔膜,所述分隔膜为四边形,所述分隔膜两条对边分别与造口袋的两个侧壁密封固定,另两条对边分别与造口袋内壁空间形成容纳输尿管支架管插入的空间。
优选的,所述分隔膜与造口袋侧壁的密封接头轨迹形成弧形,所述弧形的弧面向安装口方向凸起。
优选的,所述造口剪切位直径为35mm,安装圈内径为45mm;所述造口剪切位与安装圈在造口底板上同心布置。
优选的,所述立板的通孔内设有防滑垫圈。
输尿管支架管通过造口剪切位后,穿过立板上的通孔,然后再进入造口袋,这样给造口和输尿管支架管提供了缓冲空间,避免了输尿管支架管由于重力作用贴合造口边缘后与之产生的摩擦。同时由于立板设置于安装圈上,因此不会与突出造口的内脏产生摩擦。
立板在中段形成弯折,使得所述立板上通孔轴心的延长线落于造口剪切位范围内,让输尿管支架管穿出造口后方便地穿入通孔,进一步降低了弯折。
立板的弯折段板面平行于造口底板,通孔轴心的延长线落入并垂直于造口剪切位,使得输尿管支架管穿出造口后能直线地进入造口袋,从而几乎不会与造口边缘的内脏产生摩擦。在造口袋内部空间较厚时,能确保输尿管支架管的被动弯折最少。使得输尿管支架管即使在人体运动时,也极少会有与造口摩擦的机会,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患者的舒适性。
对称两块立板的设置,让输尿管支架管分开固定,提高了固定性能。
相对安装口的内壁上黏贴双面胶贴,使穿入后的输尿管支架管能直接贴合其上,在避免弯折的基础上产生了进一步固定的效果。
分隔膜的将造口袋分为储液空间和安装口布置空间,输尿管支架管穿入储液空间后排放尿液,使得干湿分离,降低了造口感染的可能性。
弧形密封接头提供了尿液防反流的效果,一来在造口袋摇晃时,储液空间的尿液在接触弧面后容易滑向弧形顶点,防止反流。另一方面,在造口袋稳定时,偶然反流的尿液也容易流经弧形面再次进入储液空间,达到避免尿液长时间浸泡造口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长海医院,未经上海长海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116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资源勘探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红外感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