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烟气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08772.2 | 申请日: | 201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57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狄育慧;王继前;郑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J15/06 | 分类号: | F23J15/06;F23J15/02;F23J15/04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61214 | 代理人: | 杨璐 |
地址: | 71004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气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净化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室内高温复杂气体的冷却降温,近些年来采用的技术之一是间接蒸发冷却技术。间接蒸发冷却(简称:IEC)是指把直接蒸发冷却过程中降温后的空气和水通过非接触式换热器冷却待处理的空气,就能得到温度降低而含湿量不变的送风空气,该过程实际为等湿冷却过程。
在工业生产中常常会产生各种有机物废气,如:各种烃类、醇类、醛类、酸类、酮类和胺类等;一些化学行业石化、有机合成反应设备的排气,印刷行业印墨中有的机溶剂,机械行业机械喷漆,金属制品产生的气味,汽车行业汽车的喷漆、干燥炉铸件生产设备排气,五金、家私厂喷涂设备排气等若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会影响到大气环境,危及人们的健康。对此一般采用的处理方式主要有:a.水膜除尘+活性碳吸附法;b.干式过滤除尘+活性碳吸附法c.活性碳吸附+催化燃烧法。
对五金业、压铸业、铸造业熔炉设备在金属熔化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粉尘颗粒及燃烧柴油(重油)过程中产生的SO2、NOX有害气体,发电机工作时燃烧柴油(重油)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熔炉废气、发电机组排出的尾气黑烟,按目前的常规做法是采用旋流板水洗喷淋法,即采用旋流板式喷淋塔,气体在塔内由下向上高速运动,与自上向下喷出的洗涤液相接触,由于塔内设置了多层旋流板,它能增加气液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使尾气与水在塔内和板面上充分接触。尾气中的污染物质碳黑在与喷淋水接触过程中被水充分吸附,得以净化;尾气中NOx、SO2等气态污染物通过在喷淋水中加入一定比例的NaOH使喷淋水呈碱性,在喷淋过程中,水与尾气接触时发生化学反应,使NOx、SO2等气态污染物得到中和以完成处理,在喷淋过程中,两者并不能完全有效的接触,无法彻底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气处理装置,利用间接蒸发冷却进行热回收,同时过滤清扫烟气中大颗粒灰尘、集中处理有毒有害化学气体及加压堆积细小烟尘颗粒。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烟气处理装置,包括有烟气斜管,烟气斜管的入口敞开与燃烧室连通,烟气斜管的出口与水平设置的烟气处理管道的入口密封连接,且烟气斜管与烟气处理管道的连接处形成120°角,烟气处理管道的出口与加压管道的入口垂直连接,加压管道的出口伸入堆积炉内,且伸入堆积炉内的一段加压管道上连接有洁净气体排放管道;烟气斜管内紧贴烟气斜管的上壁上设置有一段冷水-冷空气管道;在烟气处理管道内按照烟气进入后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除尘过滤器、碱性水膜释放室,除尘过滤器外接过滤物质排放管道,碱性水膜释放器穿过烟气斜管的管壁伸入碱性水膜释放室内,碱性水膜释放室连接溶于碱性水膜有害气体排放管道。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冷水管道分别连接有冷水-冷空气进入管、热水出水管。
除尘过滤器采用的是干式过滤除尘装置。
加压管道内设置有加压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烟气处理装置主要是利用间接蒸发冷却技术进行热回收,同时能过滤清扫烟气中大颗粒灰尘、集中处理有毒有害化学气体和加压堆积细小烟尘颗粒。
(2)本实用新型的烟气处理装置在进行烟气处理排放时,着重体现了对烟气处理的高标准,在燃烧末端集中彻底处理烟气,大大降低对大气环境中烟尘、粉尘以及有毒有害化学气体的排放。
(3)本实用新型的烟气处理装置在使用中,一级冷却过程中加热的热水可应用于需要热水的地方,经三级处理后所得化学气体、物质经过处理后可应用于化学方面。
(4)本实用新型的烟气处理装置在使用中,能实现能源的多级逐层利用、余热的有效回收利用、灰尘零排放及有害有毒气体的零排放。
(5)本实用新型的烟气处理装置广泛使用能大大改善环境压力,特别是能改善我国城市冬季雾霾天气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烟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烟气斜管,2.冷水-冷空气管道,3.除尘过滤器,4.碱性水膜释放器,5.过滤物质排放管道,6.溶于碱性水膜有害气体排放管道,7.加压风机,8.加压管道,9.堆积炉,10.洁净气体排放管道,11.烟气处理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未经西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087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