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补电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07821.0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40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魏仕伟;李斌;王世峰;刘金成;陈旭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金源精密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林少波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仲***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自动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补电池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生产已经逐渐成为发展趋势,并逐步代替传统的手工劳动,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因此,电池生产企业也需要与时俱进,通过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机械自动化设备以代替传统的手工劳动,进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如图1所示,其为一种圆柱式钢壳锂电池结构10,圆柱式钢壳锂电池结构10包括:壳体11、收容于壳体11内的极耳12、与极耳12焊接并与壳体11盖合的顶盖13。其中,圆柱式钢壳锂电池结构10的组装过程为,极耳12通过与卷芯连接收容于壳体11内,极耳12先是与顶盖13焊接在一起,然后再将液体注入于壳体11内,最后将顶盖13盖合于壳体11上形成封闭的腔体,从而完成电池的焊接、注液、组装过程。
而在实现锂电池机械自动化生产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实现极耳12与顶盖13的准确焊接,如何更好实现对壳体11的快速注液,如何更好实现将顶盖13盖合于壳体11上,上述问题均是研究开发人员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特别的,极耳12与顶盖13焊接后,需要进行相关测试,测试不合格的产品需要剔除,而剔除后治具中会出现空缺,如何对空缺位置进行补电池,以利于后续电池的转移,是企业研发人员在开发锂电池机械自动化生产设备中的关键一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当极耳与顶盖焊接后,需要进行相关测试,测试不合格的产品需要剔除,而剔除后治具中会出现空缺,通过提供一种补电池装置,对空缺位置进行补电池,以利于后续电池的转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补电池装置,包括:补电池基座、补电池转动轴、补电池水平凸轮、补电池水平连杆、补电池竖直凸轮、补电池竖直连杆、补电池机械夹爪、补电池驱动部,
所述补电池转动轴沿竖直方向设置并转动设于所述补电池基座上,所述补电池水平凸轮及所述补电池竖直凸轮套接于所述补电池转动轴上,所述补电池驱动部与所述补电池转动轴驱动连接,所述补电池机械夹爪安装于所述补电池基座上,所述补电池水平连杆中部铰接于所述补电池基座上,所述补电池水平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补电池水平凸轮抵接,所述补电池水平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补电池机械夹爪滑动连接,所述补电池竖直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补电池竖直凸轮抵接,所述补电池竖直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补电池机械夹爪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补电池驱动部为电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补电池驱动部为伺服电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补电池水平连杆的两端分别通过滚轮与补电池水平凸轮及补电池机械夹爪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补电池竖直连杆的一端通过滚轮与补电池竖直凸轮抵接。
当极耳与顶盖焊接后,需要进行相关测试,测试不合格的产品需要剔除,而剔除后治具中会出现空缺,本实用新型的补电池装置,通过设置补电池基座、补电池转动轴、补电池水平凸轮、补电池水平连杆、补电池竖直凸轮、补电池竖直连杆、补电池机械夹爪、补电池驱动部,对空缺位置进行补电池,以利于后续电池的转移。
附图说明
图1为圆柱式钢壳锂电池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池焊接注液组装机的结构图;
图3为顶盖极耳焊接系统的结构图;
图4为顶盖极耳焊接系统的壳体固定治具的结构图;
图5为顶盖极耳焊接系统的壳体转料机械手的结构图;
图6为顶盖极耳焊接系统的壳体高度调整装置的结构图;
图7为顶盖极耳焊接系统的极耳位置调整装置的结构图;
图8为顶盖极耳焊接系统的极耳校正装置的结构图;
图9为顶盖极耳焊接系统的顶盖上料装置的结构图;
图10为图9所示的顶盖上料装置的顶盖转料机械手的结构图;
图11为顶盖极耳焊接系统的拉力短路测试装置的结构图;
图12为图11所示的拉力短路测试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13为顶盖极耳焊接系统的补电池装置的结构图;
图14为顶盖极耳焊接系统的半成品转料机械手的结构图;
图15为图14所示的半成品转料机械手的局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金源精密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惠州金源精密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078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