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功率电动机启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07266.1 | 申请日: | 201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86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姚亚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亚亚 |
主分类号: | H02P1/28 | 分类号: | H02P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功率 电动机 启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机相关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大功率电动机启动器。
背景技术
电动机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一种设备。它是利用通电线圈产生旋转磁场并作用于转子形成磁电动力旋转扭矩。电动机按使用电源不同分为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电力系统中的电动机大部分是交流电机,可以是同步电机或者是异步电机。电动机主要由定子与转子组成,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电动机工作原理是磁场对电流受力的作用,使电动机转动。现有技术中,大功率的电动机在启动的瞬间,由于功耗较高,启动时的瞬间功率高,因此,受到的电压冲击大,容易导致损坏电机的线圈,而且耗电高,因此,存在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大功率电动机启动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由第一电阻至第四电阻、第一电容至第五电容、第一三极管至第三三极管、整流器、二极管和可控硅组成,第一电阻为100Ω、第二电阻为400Ω、第三电阻为500Ω、第四电阻为2kΩ、第一电容为300uf、第二电容为470uf、第三电容为100uf、第四电容为1000uf、第五电容为10uf、第一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和第三三极管均为NPN型三极管、整流器为四个型号IN4001的二极管构成的桥式整流器、二极管型号为IN4002、可控硅型号为TL431、电动机为800W直流电机。
具体的,交流电源的两端与所述整流器的两个输入端连接,整流器的正极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整流器的负极输出端同时与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三电容的第一端、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可控硅的正极和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和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二极管的负极同时与第二电容的第二端、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电动机的第一端连接,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同时与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和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同时与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可控硅的负极、第四电容的第一端和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同时与电动机的第二端和第五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同时与第五电容的第二端、第四电阻的第二端、第四电容的第二端和可控硅的控制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大功率电动机启动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第四电容充电饱和时达到可控硅的导通电位,当第四电容充电饱和放电时,使可控硅导通,从而使第二三极管和第一三极管导通,从而使电动机缓慢启动,防止电压冲击,提高电动机的使用寿命,降低电机启动时的功耗,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第一电阻R1至第四电阻R4、第一电容C1至第五电容C5、第一三极管VT1至第三三极管VT3、整流器DR、二极管D和可控硅SCR组成,第一电阻R1为100Ω、第二电阻R2为400Ω、第三电阻R3为500Ω、第四电阻R4为2kΩ、第一电容C1为300uf、第二电容C2为470uf、第三电容C3为100uf、第四电容C4为1000uf、第五电容C5为10uf、第一三极管VT1为PNP型三极管、第二三极管VT2和第三三极管VT3均为NPN型三极管、整流器DR为四个型号IN4001的二极管构成的桥式整流器、二极管D型号为IN4002、可控硅SCR型号为TL431、电动机M为800W直流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亚亚,未经姚亚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072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电源线收纳装置
- 下一篇:一种显示屏内硬质电路板卡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