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电网用本安型低压电力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06742.8 | 申请日: | 201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2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浩;包正东;秦川;张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永进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20 | 分类号: | H01B7/20;H01B7/17;H01B7/32;H01B9/00;H01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49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电网 低压 电力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压电力电缆。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建设中,长距离传输靠架空电力网络,中间部分输配电靠中压电力电缆、而电力入户靠低压电力电缆。低压电力电缆适用于固定敷设在交流50Hz,额定电压3kv及以下的输配电线路上作输送电能用,一般埋设于土壤中或敷设于室内、沟道、隧道中。由于低压电力电缆是最贴近居民用电的电缆,因此对于低压电力电缆的安全传输显得极为重要。现在一般的做法是,定期的进行人工巡查,这种方式耗费的劳动力大而且效率也很低,同时由于劳动强度大忽视、漏检的风险也很大。
另外,中压电力电缆使用场合一般为城区电力传输,土地资源比较紧缺且昂贵。对于电力和通信线路,以前的做法是两条线路并行敷设但互不干预:即建了一条电力输送通道,敷设安装上电缆后又进行通信线路的通道建设,并进行光缆的敷设安装。这样既浪费土地资源又浪费人力物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电网用本安型低压电力电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智能电网用本安型低压电力电缆,包括电缆主体,所述电缆主体包括电缆线芯,所述电缆线芯包括导体、包覆在所述导体外部的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线芯外依次设有绕包带层、金属管、环保型护套;
还包括至少一条通讯电缆,所述通讯电缆与所述电缆线芯平行设置在所述绕包带层内;
所述环保型护套中沿所述电缆主体的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一条感温光纤。
鉴于目前的智能电网建设要求,市场上急需要一条同时具备电力传输、通信传输、在线监测三合一的复合电缆,本实用新型在电缆线芯与所述绕包带层之间增设了至少一组功能模块,实现了中压电力电缆的电力和通信线路均能传输的功能,大大缓解了土地资源的紧缺,减轻了线路敷设的难度和成本。另外,还增设纳米感温光纤配套使用,通过光纤的方式传递电缆路径上的温度信号,无需人工巡查,实现实时在线监控电缆温度的优点。
在所述环保型护套中还设置有至少一排火灾报警器,每排所述火灾报警器沿所述电缆主体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至少两个火灾报警器。
优选,所述感温光纤的条数与所述火灾报警器的排数相同;
一条感温光纤的侧边设置一排所述火灾报警器,一条感温光纤和其侧边的一排所述火灾报警器形成一组功能模块。
所述环保型护套中沿圆周均匀设有至少两组功能模块。
所述金属管可以为铜管、钢管或铝管中的一种。
所述通讯电缆的条数与所述电缆线芯的个数相同。
当所述电缆线芯为三个时,三个所述电缆线芯呈品字形设置;
所述通讯电缆也为三条,且三条所述通讯电缆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电缆线芯之间。
也可以根据所述电缆主体的直径来确定功能模块的组数,所述电缆主体的直径为D,所述功能模块的组数为N,则:
D<15mm时,N=3组;
D<30mm时,N=6组;
D<50mm时,N=9组;
D<70mm时,N=13组;
D<100mm时,N=20组;
D≥100mm时,N=22组。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能实现低压电力电缆使用时,对一条通道内建设一条线路,同时具有三项功能,可以大大节省土地资源、制造、安装、运行成本,特别是大大提高了低压电力电缆的运行安全等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三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智能电网用本安型低压电力电缆,包括电缆主体,电缆主体包括电缆线芯,电缆线芯包括导体1、包覆在导体1外部的绝缘层2,电缆线芯外依次设有绕包带层3、金属管4、环保型护套5。金属管4可以为铜管、钢管或铝管中的一种。
还包括至少一条通讯电缆6,通讯电缆6与电缆线芯平行设置在绕包带层内。通讯电缆6的条数与电缆线芯的个数相同。如图1所示,当电缆线芯为三个时,三个电缆线芯呈品字形设置。通讯电缆6也为三条,且三条通讯电缆6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电缆线芯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永进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永进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067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变电站电力电缆防小动物的封堵器
- 下一篇:高压线束屏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