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脱硫吸收塔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04981.X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50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孔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中州环境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9 | 分类号: | B01D53/79;B01D5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经***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硫 吸收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硫吸收塔。
背景技术
燃煤发电是煤炭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燃煤火电机组需排放大量污染物,其中SO2以及粉尘对环境的危害较为严重,也是需要重点控制的主要污染物。因而,需要在燃煤发电的烟气排放处设置脱硫系统。烟气脱硫技术包括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等,其中湿法脱硫技术的运用最为广泛。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的原理是利用石灰石碱性浆液从上向下喷淋,烟气从下向上流动,石灰石浆液滴在下落过程中吸收烟气中的SO2,生成石膏等副产品,达到脱除烟气中的SO2的目的。脱硫塔内部空间很大,烟气与脱硫液体不能有效充分接触,脱硫不充分,脱硫效率低。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脱硫吸收塔,解决现有技术中脱硫不充分以及脱硫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脱硫吸收塔,包括筒体,所述筒体顶部设有净烟气出口,所述筒体下部开设有混合液出口,所述筒体上部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喷淋部和喷雾部,且所述喷雾部所处高度高于所述喷淋部所处高度,所述筒体内设有脱硫剂导向装置,所述筒体下部设有若干烟气入口,且所述烟气入口高于所述混合液出口。
优选的,所述喷淋部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喷淋层和第二喷淋层,所述第一喷淋层和第二喷淋层上均设置若干个喷头。
优选的,所述第一喷淋层的喷头均为水平设置的双向喷头,所述第二喷淋层的喷头均为朝向水平面下方设置的单向喷头。
优选的,所述喷雾部周向设置有若干朝向水平面上方的雾化喷嘴。
优选的,所述脱硫剂导向装置包括中空的导向体以及用于将所述导向体与筒体内壁相连的连接件,所述导向体上部为圆锥体结构,下部为圆筒状结构,且所述导向体轴线与所述筒体轴线重合。
优选的,若干所述烟气入口沿所述筒体周向排列设置于所述筒体外侧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脱硫吸收塔包括筒体,筒体顶部设有净烟气出口,筒体下部开设有混合液出口,筒体上部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喷淋部和喷雾部,且喷雾部所处高度高于喷淋部所处高度,筒体内设有脱硫剂导向装置,筒体下部设有若干烟气入口,且烟气入口高于混合液出口。通过脱硫剂导向装置,有针对性的引导脱硫剂与待脱硫烟气接触,加快脱硫效率,保证充分脱硫。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脱硫更充分,脱硫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脱硫吸收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脱硫吸收塔,包括筒体1,筒体1顶部设有净烟气出口11,筒体1下部开设有混合液出口12,筒体1上部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喷淋部和喷雾部,且喷雾部所处高度高于喷淋部所处高度,筒体1内设有脱硫剂导向装置2,筒体1下部设有若干烟气入口13,且烟气入口13高于混合液出口12。若干烟气入口13沿筒体1周向排列设置于筒体1外侧壁上。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喷淋部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喷淋层和第二喷淋层,第一喷淋层和第二喷淋层上均设置若干个喷头。第一喷淋层的喷头均为水平设置的双向喷头3,第二喷淋层的喷头均为朝向水平面下方设置的单向喷头4。这样能够保证脱硫剂与烟气更充分更长时间的接触,确保充分的脱硫。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喷雾部周向设置有若干朝向水平面上方的雾化喷嘴5。向上喷射能够保证雾状的脱硫剂能够与经过喷淋部脱硫后的烟气更充分更长时间的接触,确保更充分的脱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中州环境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中州环境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049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业废气净化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节能型湿法脱硫吸收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