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蓄水能力的绿地级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03765.3 | 申请日: | 201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93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杨卓舒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卓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04;E03F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蓄水 能力 地级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节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城市绿地的蓄水构建。
背景技术
在工程实际中,与房产项目配套的公园绿地及基于海绵城市的集雨池槽池等的构建往往交由房产公司完成。房产工程实施方在房产构建的工程作业中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废料块难以处理。
如何依据国内的工程作业实际情况提供一套整体化的解决方案,以房产工程实施方为主体,将蓄水集雨工程、公园绿地工程、建筑垃圾处理融合起来,成为一项重要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蓄水能力的绿地级配结构,能够广泛的应用于城市绿地公园的构建,贴合城市建设的工程实践,在提高城市蓄水能力的同时还能够实现对建筑垃圾的处理和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提高蓄水能力的绿地级配结构,该级配结构应用于公园绿地的基础构建,其结构中包括人工挖置的蓄水坑和环绕在此蓄水坑周沿的隆坡,所述蓄水坑内设置级配填充体,此级配填充体分层设置,其自上向下至少构建设置有植被层、土壤层、细砂层、建筑废料块连接层、建筑废料块主体层、闭水层;所述蓄水坑的侧壁亦设置有闭水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土壤层由疏松壤土构成,所述细砂层由河沙构成,所述建筑废料块连接层由粒径小于5cm的建筑废料块构成,所述建筑废料块主体层由粒径大于5cm的建筑废料块构成,所述闭水层为塑料板层或水泥层或夯实黏土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蓄水坑总深度不小于5m,其中所述建筑废料块主体层占据蓄水坑总深度的80%以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隆坡为连续化一体化的环状坡,其坡底均指向所述蓄水坑的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隆坡的占地面积不小于所述蓄水坑占地面积的2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隆坡的占地面积为所述蓄水坑占地面积的5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隆坡由挖自蓄水坑的土壤构建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填充体内设置至少一组上下贯通的坑井,坑井顶端设置井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坑井底部设置潜水泵体,此潜水泵体通过输水管路与铺设在隆坡及蓄水坑表层的灌溉管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井盖上设置观察口和多功能作业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我国目前的工程实际中,与房产项目配套的公园绿地及基于海绵城市的集雨池槽池等的构建往往交由房产公司完成。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以房产工程实施方为主体,将蓄水集雨工程、公园绿地工程、建筑垃圾处理融合起来,贴合国内的工程实况提供了一套整体化的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中包括蓄水坑及其周沿的隆坡,蓄水坑内自上向下包含草本或木本植被层、疏松壤土层、细河沙层、粒径小于5cm的建筑废料块连接层、粒径大于5cm的建筑废料主体蓄水层、闭水层等构成,一方面具有极佳的蓄水能力,同时还有效的对建筑垃圾进行了处理利用,且对于公园绿地的景观造型也有助益和提升效应,而且填充蓄水结构与中空蓄水池相比,造价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隆坡(1)、蓄水坑(2)、植被层(3)、土壤层(4)、细砂层(5)、建筑废料块连接层(6)、建筑废料块主体层(7)、闭水层(8)、坑井(9)、井盖(10)、潜水泵体(11)、灌溉管路(12)。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卓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卓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037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