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烹饪用二次进水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02024.3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657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黄开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凯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6/00 | 分类号: | A47J36/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7 | 代理人: | 岳兵 |
地址: | 400030 重庆市渝北区龙***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烹饪 二次 进水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烹饪器皿领域。
背景技术
在绝大部分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中,米饭是绝对的主食。因此电饭锅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厨卫电器。电饭锅煮饭时加入水量很难掌握,水加多了,米饭稀软粘稠,毫无韧劲,食之无味;水加少了,容易导致糊锅或者米饭干硬难嚼,无法下咽,严重影响食欲。
为了解决该问题,现通常都是预先加入少量的水,然后在根据情况进行补水操作,以确保加水量适中。专利号为CN201220222014.4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电饭锅及其加水装置,该加水装置包括:进水管道,由该锅体的侧壁向该锅体外延伸,并与锅体流体地连通;供水管道,由该壳体的侧壁向该空腔内延伸,并与水源流体地连通;以及滑动套管,其通过弹性偏置元件耦接到壳体或锅体的侧壁,其中,该滑动套管可沿供水管道与出水管道的延伸方向滑动,以在该进水管道对准供水管道时密闭进水管道与供水管道的连接。
虽然该专利可实现自动补水操作,但是,其内置有水泵等机构,结构复杂,不利于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烹饪用二次进水机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烹饪用二次进水机构,包括设置在锅体上的第一空腔和设置在锅盖上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活塞和驱动活塞运动的驱动单元,所述第二空腔上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与内胆连通,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连通。
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预先在第一空腔内加入水,当需要对内胆加水时,启动驱动单元。此时,驱动单元使得活塞运动,将第一空腔内的水挤入第一空腔中,并从出水孔中流入到内胆中,从而进行补水。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与传统的烹饪用二次进水机构相比,本方案取消了泵机等复杂机构的设置,结构简单,故障率低,大大的提高了可推广性。
方案二: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电磁铁、弹性件、第一磁铁和设于锅体内的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磁铁固定在活塞的底部,所述弹性件连接在第一磁铁和电磁铁之间,所述温度传感器与电磁铁电连接,所述电磁铁通电时该电磁铁与第一磁铁相排斥。
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锅内的温度过高时,则表明内胆内处于缺水状态了。此时,温度传感器控制电磁铁通电,从而使得电磁铁和第一磁铁相互排斥,驱动活塞运动,将第一空腔内的水挤入第一空腔中,并从出水孔中流入到内胆中,从而进行补水。本方案通过温度传感器来控制电磁铁通断,进而控制补水,操作简单,精度高。
方案三:此为方案二的优选,所述第一磁铁为永磁铁。相对于普通磁铁,永磁铁不易消磁,使用寿命长。
方案四:此为方案二的优选,所述弹性件为不锈钢压簧。相对于普通弹性件,不锈钢压簧不易生锈,且弹性系数高,使用寿命长。
方案五: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空腔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空腔的横截面积。当活塞移动一个较小的位移,即可加入较多的水。因此,无需太大的电磁铁即可。
方案六: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出水孔的数量为多个,均匀的分布在锅盖上。均匀分布的出水孔使得进水更为均匀,避免部分区域已经进水了,但另一部分还处于没有水的情况。
方案七: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锅体的内壁为传热系数大于50(W/m·K)的内壁。在加热装置对内胆加热的同时,热量还可以通过内壁传到第一空腔中,使得第一空腔内的水不是冷水,煮出的饭口感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烹饪用二次进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锅体10、第一空腔101、第二空腔102、出水孔102、加热装置20、内胆30、电磁铁41、弹性件42、第一磁铁43、活塞44。
实施例烹饪用二次进水机构基本如附图1所示:
烹饪用二次进水机构,包括设置在锅体10上的第一空腔101和设置在锅盖上的第二空腔102。锅体10的底部设有加热装置20。第一空腔101内预先加油可饮用的水,且锅体10的内壁为铝合金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凯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凯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020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雾封层表干性能室内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芯片焊接结合力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