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变径一体化扶正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99612.6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5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朱汉俊;王晋;刘海鹏;任毅;丁春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友联数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9/26 | 分类号: | G01N29/26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变 一体化 扶正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超声波无损检测,主要用于超声管道检测设备对储气井等管道进行缺陷检测时,通过一体化扶正器的变径调节功能,使检测仪器能够适应不同直径管道的检测要求。
背景技术
在管道的超声检测中,由于超声检测原理的特殊性,必须保证超声探头始终处于待检测管道的中心位置,探头与管道的四周要保持基本相等的距离,且设备运行需保持在一个比较平稳的状态,不能有很大的振动或抖动,更不能卡顿,以保证超声检测精度,这也就对扶正器有着非常高的要求。
常规的扶正器对于不同直径的管道,需要更换各种规格的扶正臂,才能保证其扶正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变径一体化扶正器,使检测仪器适应各种不同直径的管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变径一体化扶正器,包括仪器壳体和设置与仪器壳体上的壳体扶正装置,所述的壳体扶正装置包括固定套、变径调节装置以及至少一对对称设置于仪器壳体两侧的可变径的扶正臂;所述的可变径扶正臂由上摆杆和下摆杆铰接连接而成;所述的上摆杆与固定套连接,所述的下摆杆与所述的变径调节装置连接,变径调节装置在仪器壳体移动控制上摆杆和下摆杆之间夹角,改变扶正臂的外径,使得扶正臂的最大直径略大于待检测工件的内径。
进一步地,所述的变径调节装置包括变径调节套以及套设在变径调节套上的滑动套和弹簧,所述的变径调节套可在仪器壳体上移动并且通过紧定螺钉固定在仪器壳体上;所述的滑动套可在变径调节套上移动,滑动套的一端与下摆杆连接,另一端连接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变径调节套上。
进一步地,安装于变径调节套上的弹簧具有初始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摆杆和所述的下摆杆铰接处设置有滚轮A,滚轮A压在待检测的管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下摆杆顶部设置有滚轮B。
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套通过限位块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套通过4个扶正臂与所述的滑动套连接,4个扶正臂均匀的分布于仪器壳体的四周。
进一步地,所述的仪器壳体上在上、中、下三个位置均设置壳体扶正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有效解决了传统扶正器只适用于一定的管径范围,超过一定范围后,需更换扶正臂的问题。本发明扶正器的扶正精度高,确保了检测效果;检测设备在管道内移动灵活,在管道接头处也不卡顿;扶正装置的变径调节,可以使检测仪器适应各种不同直径的管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扶正器变径调节至大直径管井检测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扶正器变径调节至最小直径管井检测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述,本发明的一种可变径一体化扶正器,包括仪器壳体1和设置与仪器壳体上壳体扶正装置,壳体扶正装置包括固定套3、变径调节装置以及至少一对对称设置于仪器壳体两侧的可变径的扶正臂;可变径的扶正臂由上摆杆41和下摆杆42铰接连接而成;上摆杆41与固定套3连接,固定套3通过限位块2限位,下摆杆42与变径调节装置连接,变径调节装置在仪器壳体1上移动控制上摆杆41和下摆杆42之间夹角,上摆杆41和下摆杆42铰接处设置有滚轮A5,滚轮A5压在待检测的管壁上,下摆杆42顶部设置有滚轮B6,变径调节装置包括变径调节套9以及套设在变径调节套9上的滑动套7和弹簧8,变径调节套9可在仪器壳体1上移动并且通过紧定螺钉固定在仪器壳体上;滑动套7可在变径调节套9上移动,滑动套7的一端与下摆杆42连接,另一端连接弹簧8的一端;弹簧8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变径调节套9上。
本发明的扶正器对于不同直径的管体,检测前无需更换扶正臂,通过变径调节,首先松开变径调节套9上的紧定螺钉,此时变径调节套9可自由在仪器壳体上滑动,改变扶正臂的上摆杆41和下摆杆42的夹角,使得扶正臂张开或收缩,使4个滚轮A外侧最高点形成圆的直径略大于待检工件管体11的内径,将变径调节套上的紧定螺钉拧紧,即可对该直径的管体进行检测,方便快捷,无需更换扶正器臂及携带备品备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友联数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未经南通友联数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996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户外硅橡胶互感器
- 下一篇:设有分体连接硅橡胶护套的互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