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族箱加热热泵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296501.X | 申请日: | 2016-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029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 发明(设计)人: | 黄世哲;陈威;高翔;刘远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K63/06 | 分类号: | A01K63/06;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 地址: | 51147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族箱 热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族箱部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族箱加热热泵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水族箱加热通常通过电加热来实现,而且一般水族箱都需要恒温,这就需要持续加热恒温,因为电加热本身加热方式就耗能严重,再加上需要持续供热恒温,耗能更大,节能性差。
为了满足水族箱养鱼、养草所需的各种气体,比如氧气和二氧化碳,就需要外接气泵和气体扩散器来实现,但是外接这些设备通常会出现一些问题。
这些设备都是外接在外部,不仅占用外部空间,而且运行噪音也会直接传出,影响用户休息。
以往气体扩散器的工作原理是将内部气体引入水族箱内,通过细分器将气体溶解或通过水流将气体溶解,虽然都达到了气体在水族箱水中溶解扩散的目的,但是通过细分器溶解气体,会出现只有细分器周围的水气体溶解比较均匀,而远离细分器的水容易出现气体溶解不均匀的情况,而通过水流溶解会出现扩散速度慢的问题,从而影响了养殖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加节能且气体溶解更加充分的水族箱加热热泵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族箱加热热泵结构,包括热泵箱体、安装在热泵箱体内的连接形成热泵循环回路的压缩机、与水族箱内水体换热的水侧换热器和与外部空气换热的风侧换热器,水侧换热器上设有与水族箱导通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水侧换热器内设有与进水管相通且底部开口的中管,环绕中管设有若干换热盘管,出水管设置在水侧换热器上方的侧壁,进水管内设有气室和位于气室内的细分器,气室通过输气软管连接至气泵。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气泵内设有臭氧发生器,气泵上设有与输气软管连接的切换阀,通过调节切换阀可控制通过气泵向输气软管传输氧气或者臭氧。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气室还连接有一提供外界空气的外部压力容器,气室与两输气软管间通过三通阀连接。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热泵箱体内的顶部还设有一电控部件,电控部件与压缩机、气泵和外部压力容器电连接。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进水管竖向设置在水侧换热器的顶端,进水管的轴线与中管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此水族箱加热热泵结构通过热泵系统给水族箱进行加热恒温,热泵系统达到目标温度后会恒温停机,且由于热泵系统的节能性,更保证系统整体更节能,同时,各种气体通过细分器细分后进入中管,从底部分两边或者四周扩散至换热盘管之间的空间,然后再流入到水族箱中,通过换热盘管的扰动作用,能加快气体的溶解过程,提高溶解度,而且气体在水侧换热器中充分溶解后再进入水族箱,保证了其扩散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侧换热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水族箱加热热泵结构,包括热泵箱体1、安装在热泵箱体1内的连接形成热泵循环回路的压缩机2、与水族箱内水体换热的水侧换热器3和与外部空气换热的风侧换热器4,水侧换热器3上设有与水族箱导通的进水管33和出水管34,水侧换热器3内设有与进水管33相通且底部开口的中管32,环绕中管32设有若干换热盘管31,出水管34设置在水侧换热器3上方的侧壁,进水管33内设有气室35和位于气室35内的细分器36,气室35通过输气软管37连接至气泵5。
此水族箱加热热泵结构通过热泵系统给水族箱进行加热恒温,热泵系统达到目标温度后会恒温停机,且由于热泵系统的节能性,更保证系统整体更节能,同时,各种气体通过细分器36细分后进入中管32,从底部分两边或者四周扩散至换热盘管31之间的空间,然后再流入到水族箱中,通过换热盘管31的扰动作用,能加快气体的溶解过程,提高溶解度,而且气体在水侧换热器3中充分溶解后再进入水族箱,保证了其扩散的均匀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气泵5内设有臭氧发生器,气泵5上设有与输气软管37连接的切换阀,通过调节切换阀可控制通过气泵5向输气软管37传输氧气或者臭氧。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气室35还连接有一提供外界空气的外部压力容器,气室35与两输气软管37间通过三通阀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965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滩涂海水养殖池自动换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鱼缸自动清洗机器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