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桡动脉介入穿刺部位止血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92003.8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1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宁忠平;田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1218 | 代理人: | 翟羽,曾人泉 |
地址: | 201318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桡动脉 介入 穿刺 部位 止血 | ||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微创术后或抢救用的桡动脉介入穿刺部位止血器。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临床上使用微创手术的情况越来越多。在一些治疗领域新兴的微创手术大有替代传统手术的发展趋势。在微创手术后,需要有专门的止血器对动静脉穿刺的出血点进行压迫止血。此外在生活中,一些忧郁症患者或者一些厌世的人会发生割腕自杀的情况,对之抢救时会用到一些抢救器械。目前,有一种叫“桡动脉介入穿刺部位止血器”的抢救器械在临床上使用较多。所述“止血器”的结构简单实用,戴在手腕上,微创手术后或者抢救时能较好地制止动静脉手术或穿刺部位的出血。由于这种微创手术或穿刺部位的创口一般不大但会比较深,因此,将所述“止血器”戴在微创手术后病人或伤者手腕上止血的时间会比较长。由于现有的所述“止血器”与患者皮肤接触的是光滑的塑料带,是不透气的,我们在医疗实践中观察到:所述“止血器”戴的时间一长,微创手术后病人或伤者的手腕与塑料带接触的皮肤容易出现疱疹或其他炎症,容易引起病人或伤者的“搔动”。这些情况不利于“止血器”的佩戴,不利于微创术后病人的康复以及对伤者的抢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桡动脉介入穿刺部位止血器,它改进了所述“止血器”与微创术后病人或伤者手腕皮肤接触的结构,使微创术后病人或伤者手腕戴上“止血器”的时间长一些的话,手腕上的皮肤不会或者极少出现疱疹或其他炎症,从而有利于微创术后病人的康复或对伤者的抢救和治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桡动脉介入穿刺部位止血器,含有定型板、内垫层、上扣接端、上扣接搭头、下扣接端和下扣接搭头,在所述定型板与内垫层上面的里端设有压脉气囊,在所述压脉气囊上设有充气管、充气端和充气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垫层的里面设有第一贴肤层,在所述上扣接端的里面设有第二贴肤层,在所述下扣接端的里面设有第三贴肤层。
进一步,所述第一贴肤层、第二贴肤层和第三贴肤层为气囊层结构。
进一步,所述第一贴肤层、第二贴肤层和第三贴肤层为AB抗菌布结构。
本实用新型一种桡动脉介入穿刺部位止血器的积极效果是:
改进了桡动脉介入穿刺部位止血器与患者手腕皮肤接触的结构,使之由气囊层结构或者AB抗菌布与患者手腕的皮肤接触,不仅透气性较好,而且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能满足患者手腕戴“止血器”时间长一些的要求,微创术后病人或伤者手腕的皮肤不会或者极少出现疱疹或其他炎症,有利于微创术后病人的康复或对伤者的抢救和治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桡动脉介入穿刺部位止血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为:
1、定型板;2、内垫层;
3、上扣接端;4、上扣接搭头;
5、下扣接端;6、下扣接搭头;
7、压脉气囊;8、充气管;
9、充气端;10、充气阀;
11、第一贴肤层; 12、第二贴肤层;
13、第三贴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一种桡动脉介入穿刺部位止血器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应当指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桡动脉介入穿刺部位止血器,含有定型板1、内垫层2、上扣接端3、上扣接搭头4、下扣接端5和下扣接搭头6,在所述定型板1与内垫层2上面的里端设有压脉气囊7,在所述压脉气囊7上设有充气管8、充气端9和充气阀10。这些为现有结构。其不足是:所述内垫层2、上扣接端3和下扣接端5与患者皮肤接触的都是光滑的、不透气的塑料带。
本实用新型要做的是:在所述内垫层2的里面设置第一贴肤层11,在所述上扣接端3的里面设置第二贴肤层12,在所述下扣接端5的里面设置第三贴肤层13。实施中,所述第一贴肤层11、第二贴肤层12和第三贴肤层13可采用气囊层结构,使之与患者皮肤有一定的间隙。实施中,在所述内垫层2、上扣接端3和下扣接端5的里面各设置一层气囊层作为第一贴肤层11、第二贴肤层12和第三贴肤层13,通过另外设置的充气管、充气端和充气阀可以向所述的气囊层层内充气。
实施中或者将所述第一贴肤层11、第二贴肤层12和第三贴肤层13采用AB抗菌布。所述AB抗菌布可采用现有的材料。实施中,在所述内垫层2、上扣接端3和下扣接端5的里面各贴置一块AB抗菌布,以AB抗菌布作为与患者皮肤的贴覆层,利用AB抗菌布的抗菌防止发炎的作用防止患者手腕出现疱疹或者其他发炎症状。
本实用新型虽然只是对现有桡动脉介入穿刺部位止血器做的结构上的改进,但能起到积极的效果:如果微创术后病人或伤者手腕出现疱疹或者其他炎症,病人或伤者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就会去那里“搔动”、“搔动”,而这种“搔动”的情况是非常不利于所述“止血器”的佩戴的。没有疱疹或者其他炎症的发生能更有利于微创术后病人的康复或对伤者的抢救和治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未经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920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