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外线控制的制热坐垫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83916.3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2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杨斯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斯喆 |
主分类号: | A47C27/00 | 分类号: | A47C27/00;A47C2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王庆龙 |
地址: | 112000 辽宁省铁岭市银***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线 控制 制热 坐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热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红外线控制的制热坐垫。
背景技术
在寒冷地区,或在较寒冷的季节,人们坐在冰冷的凳子或椅子上工作、学习,会影响到工作、学习的效率。因此,很多人会在凳子或椅子上放一张坐垫,既可以增加舒适度,也起到一定的保暖性,但保暖效果较差。
目前,有一些能够制热的坐垫,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CN201120260872.3公开了一种可加热坐垫。参见图1所示,该坐垫包括坐垫本体1,坐垫本体1内置有电热丝2,USB接口3通过导线伸出坐垫本体1外,电热丝2与USB接口3通过导线连接。该坐垫通过USB接口连接电源,即插即用,比较方便。
但是,此类型的坐垫通常都是持续的连接在电源上使用,当人离开后,若没有拔掉电源插头,坐垫会一直处于制热的状态,造成电源的浪费。因此,为避免浪费电能,此类坐垫需要频繁的插接电源,操作比较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控制方式简单、使用安全的红外线控制的制热坐垫。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红外线控制的制热坐垫:包括坐垫主体,所述坐垫主体的中心区域设有适合人体坐姿接触的凹陷部分,所述凹陷部分的底部填充有通电后产生热量的制热元件,所述制热元件的上层铺设高度低于坐垫主体上表面的绝缘导热层。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凹陷部分位于绝缘导热层上方、靠近坐垫主体上端面的侧面设有红外线发射器,在与所述红外线发射器相对的凹陷部分的侧面上设有光敏电阻。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坐垫主体外侧的侧端面上设有用于连接电源的USB接口。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制热元件为电阻丝或制热电解液。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绝缘导热层由合成树脂类材料制成。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绝缘导热层的上层铺设有坐垫软绵。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USB接口连接第一电路,第一电路包括连接至所述光敏电阻两端的第一电源,以及连接在所述光敏电阻两端的所述红外线发射器和具有控制所述制热元件所在电路通/断状态的电压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电压表与第二电路相连,所述第二电路包括第二电源和连接有金属接头的电磁继电器,所述电压表控制所述第二电路的通/断状态。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电压表包括由指针带动而发生偏转、从而接触/远离金属触条的金属触点。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金属接头与第三电路相连,所述第三电路包括所述制热元件和连接在所述制热元件两端的第三电源,所述金属接头控制所述第三电路的通/断状态。
本申请提出的一种红外线控制的制热坐垫,其有益效果主要如下:
(1)坐垫主体的中心区域设置的凹陷部分内设置制热元件和绝缘导热层,既增强舒适度,提高制热效果,又充分保证使用安全性;
(2)设置USB接口,避免在坐垫主体上设置导线造成使用不方便;
(3)采用红外线发射器和光敏电阻控制制热元件的工作状态,控制方式简单,避免频繁插接外部电源;
(4)采用根据电压大小的变化而控制电路通/断状态的电压表,控制方式简单、可靠;
(5)控制红外线发射器和光敏电阻的电路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可加热坐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红外线控制的制热坐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红外线控制的制热坐垫的剖面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红外线控制的制热坐垫的电路连接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红外线控制的制热坐垫的电压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2所示,一种红外线控制的制热坐垫,包括坐垫主体1,坐垫主体1的中心区域设有一凹陷部分17,该凹陷部分17与人体坐姿时的接触相适应。凹陷部分17边缘的形状为四方形、多边形、圆弧形、两个相交的圆弧形或不规则形状,以保证人体坐在该坐垫主体1上时的充分接触。
坐垫主体1上的凹陷部分17没有贯穿坐垫主体1,凹陷部分17的底部为坐垫主体1的一个端面。
该凹陷部分17的底部、紧挨坐垫主体1的端面铺设制热元件7。当对制热元件7通电后,制热元件7产生热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斯喆,未经杨斯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839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