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球同步轨道用微型磁保持继电器接地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76542.2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2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凤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R4/64 | 分类号: | H01R4/64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213 | 代理人: | 郭英 |
地址: | 20008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球 同步 轨道 微型 保持 继电器 接地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一种地球同步轨道用微型磁保持继电器接地结构,具体涉及结构形式和材料,它主要应用于地球同步轨道空间遥感器。从根本上解决了微型磁保持继电器金属外壳与机壳接地,同时在电路板上绝缘安装的问题。
背景技术
地球同步轨道空间等离子体温度高、密度小伴随着地磁亚暴活动,遥感器面临着严重的表面充放电问题,同时该轨道位于外辐射带的中心高度边缘,高能电子具有通量大、能量高等特点。为了避免遥感器严重的深层充放电危险,减轻空间静电放电对遥感器的影响,满足电磁兼容性的要求,须对遥感器进行相应的防护设计。产生深层充放电的源头为高能电子(100keV~10MeV),发生深层充放电效应的对象为孤立导体和介质材料。介质材料如电路板,电缆外皮、胶等,这些介质材料已经有成熟的工艺进行静电控制。而孤立导体,面积超过3cm2或长度超过25cm的导体,如DC-DC、继电器等金属封装的元器件,已经有规范的工艺要求接地,屏蔽等。但如微型磁保持继电器2JB0.5-1器件,表面金属封装,无接地管脚,表面积为7.34cm2,不能按常规的方法接地,因此需要特别的接地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提供了一种地球同步轨道用微型磁保持继电器接地结构,该结构形式操作简单,对元器件不造成任何损伤,从根本上解决了微型磁保持继电器金属外壳与机壳接地,同时在电路板上绝缘安 装的问题。
本专利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专利微型磁保持继电器接地结构包括微型磁保持继电器1、金属垫片2和绝缘垫片3,所述的微型磁保持继电器1嵌套安装在金属垫片2上,金属垫片2安装在管脚一侧,与微型磁保持继电器1外壳接触的尺寸为紧配合,避让管脚,同时预留焊盘位置;所述的绝缘垫片3嵌套安装在金属垫片2外侧,绝缘垫片3与金属垫片2之间为间隙配合,并避让微型磁保持继电器1管脚;微型磁保持继电器1的金属外壳通过金属垫片2及接地引线与机壳导通,微型磁保持继电器1的金属外壳通过绝缘垫片3的隔离与电路板实现绝缘安装。
所述的金属垫片2采用导电性好且可焊接的铜材质。
所述的绝缘垫片3材质选择空间性能稳定、绝缘性能良好的聚酰亚胺。
本专利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无接地管脚,需静电防护的孤立导体元器件的接地问题。接地方式安全可靠,且操作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继电器接地结构图,图中:1微型磁保持继电器2JB0.5-1,2金属垫片,3绝缘垫片。
图2为金属垫片结构图的主视图。
图3为金属垫片结构图的A-A剖面图。
图4为绝缘垫片结构图的主视图。
图5是绝缘垫片结构图的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金属垫片2卡在微型磁保持继继电器1上,金属垫片2与绝缘垫片3胶结,并在金属垫片2与微型磁保持继继电器1上点少许胶,待胶固化后,三个 元件组成一体,再焊接到电路板上,绝缘垫片3与电路板紧密贴合。焊接完成后在金属垫片2在图1指示的位置点焊一根接地导线,再将导线引导机壳固定。即完成接地操作流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765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场照明系统的避雷器和机场照明系统的次级电路
- 下一篇:空气调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