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现场服务型标准表法流量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74164.4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9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侯学青;翁史昱;程云斌;王军;戚卫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F25/00 | 分类号: | G01F2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1128 | 代理人: | 陈颖洁 |
地址: | 20111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现场 服务 标准 流量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量计量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现场服务型标准表法流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流量计量是计量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流量计量与测试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推动和支持了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它在贸易结算、能源计量、过程控制、环境保护、医药卫生等方面的检测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能源和水资源的全球性匮乏,随着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国家重点工程的启动,全社会对流量计量测试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研究和探索满足各种使用条件的流量测试技术并提高测量准确度就成为流量计量与测试工作者不懈的追求。
传统的计量装置均为固定式,且十分庞大。流量仪表计量需要将流量计全部拆下送至计量单位,检测好之后再取回,来回送取时间通常需要一到两天,再加上检测时间,最快也要一个礼拜才能重新装在生产线上使用,大大增加了企业停产时间,降低了生产效率。在线流量检测方面,将标准表串联在管道上进行标准表对比是现在主要的检测方式。这种方法首先要有足够长的直管段,对很多企业来说无法满足。并且,在线管道介质波动及周边环境等无法满足测量条件,振动等干扰因素也会对测量结果产生较大影响,使测量误差增大。同时,能带至现场的便携式超声波流量计由于其自身声波传递的衰减及管道污垢等原因,误差特别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超声波流量计自身检测误差是用户仪表的2至3倍,不能满足企业高精度控制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测量精度较高的现场服务型标准表法流量检测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现场服务型标准表法流量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单元、供水单元和稳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场服务型标准表法流量检测装置为移动式的,稳压单元通过软管连接置于检测单元和供水单元之间,供水单元通过变频调节水流大小,水流经变频稳定后进入稳压单元进行稳定形成稳定水流源,供检测装置检测使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检测单元设置在车体上,所述车体的上部设置有被检表固定位置以及与所述被检表固定位置对应设置的被检表进水口和被检表出水口,所述检测单元包括通过拉柱倾斜安装在检测装置机体内的标准表组,所述标准表组的进水端与进水管连接,所述标准表组的出水端通过上连接管与被检表进水口连接,被检表出水口则与设置在车体上方的出水管连接,出水管上设置调节阀,位于车体的下端靠近标准表的位置设置震动传感器,震动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柜连接,震动传感器用来测量测试装置的震动频率,测得的频率在控制柜的显示单元显示,当测试装置的震动加速度超过设定值时,发出报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检测单元、供水单元以及稳压单元均装有轮子,稳压单元通过软管连接置于检测单元和供水单元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上连接管的上端安装有观察窗,方便观察水流是否满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出水管的上方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均与控制柜连接,调节阀配有调节时观察流量的玻璃转子流量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环境温湿度传感器位于车体的下端,环境温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柜连接,测得温湿度在控制柜的显示单元显示,以保证环境温湿度在国家规程规定的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上连接管和出水管顶端分别安装进气阀,利于管道排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检测装置的车体,被检表固定位置为下凹的圆弧形结构,这样可以更好地固定被检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在出水管与被检表连接的部位,增设了水流收集槽,这样可以避免在拆除被检表的过程中,有遗留的水直接流在检测装置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进水管位于车体下端,所述标准表组的进水端通过下连接管与进水管连接,所述下连接管上设置有三片阀,利用三片阀的开断控制标准表水流的通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未经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741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