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旋风除尘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60912.3 | 申请日: | 2016-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76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杨;冯红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盱眙绿环水处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7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旋风 除尘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环保设备,具体为一种新型旋风除尘设备。
背景技术
粉尘容易四处飞扬,通常采用滤布过滤,粉尘多,容易堵塞滤布,因此在滤布前道增设一道旋风除尘,可将大部分大颗粒,容易堵塞滤布的粉尘沉积至水箱内,延长滤布清洁及更换的频率。
为此,中国专利2013201589457公开了一种旋风除尘装置包括进风管、主管及出风管,所述进风管、主管及出风管均为中空的管状体,所述进风管一端与主管上端的侧部连通,出风管外径小于主管内径,出风管一端伸入主管内部,出风管与主管上端面密封固定。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利用粉尘气流中颗粒物气流的带动及自身重力作用,颗粒物自行下落除尘;但是该实用新型实际应用中,从进风管流进的气体在主管与出风管之间并不能很好的螺旋运动,粉尘颗粒近乎贴着出风管做自由下坠,粉尘颗粒一旦靠近出风管管口,很容易被抽风机产生的气流带走,并不能起到很好的过滤粉尘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旋风除尘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旋风除尘设备,包括上管体、下管体、进气管和出气管,上管体设置在下管体的顶端,上管体与下管体是贯通连接,上管体内设有出气管,出气管的底端设有过滤网,出气管的另一端突出上管体的顶壁与抽风设备连接,上管体的中部设有进气孔,进气管是螺旋结构,进气管螺旋缠绕在上管体的上部,进气管的一端与进气孔贯通连接,上管体的内腔下部设有导流板,导流板是螺旋结构,导流板一端与进气孔连接,另一端延伸到上管体的底端;下管体的底端设有排尘口,排尘口是漏斗型结构,上管体的直径小于下管体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出气管的底端高度低于下管体的顶端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上管体的顶壁与出气管是无缝密封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导流板的螺旋弧度与进气管的螺旋弧度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空间螺旋进气管形成空间螺旋气流,导流板维持着气流在上管体内继续以螺旋的形式下坠运动,从而使得粉尘颗粒获得较大的离心力,下管体突然扩大的空间,使得粉尘颗粒在离心力和惯性的作用下与气流分离,从而达到除尘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旋风除尘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管体,2-下管体,3-进气管,4-出气管,5-进气孔,6-导流板,7-过滤网,8-排尘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新型旋风除尘设备,包括上管体1、下管体2、进气管3和出气管4,所述上管体1设置在下管体2的顶端,所述上管体1与下管体2是贯通连接,所述上管体1内设有出气管4,所述出气管4的底端高度低于下管体2的顶端高度,所述出气管4的底端设有过滤网7,出气管4的另一端突出上管体1的顶壁与抽风设备连接,所述上管体1的顶壁与出气管4是无缝密封连接,所述上管体1的中部设有进气孔5,所述进气管3是螺旋结构,进气管3螺旋缠绕在上管体1的上部,进气管3的一端与进气孔5贯通连接,所述上管体1的内腔下部设有导流板6,所述导流板6是螺旋结构,导流板6的螺旋弧度与进气管3的螺旋弧度相同,导流板6一端与进气孔5连接,另一端延伸到上管体1的底端;所述下管体2的底端设有排尘口8,所述排尘口8是漏斗型结构,所述上管体1的直径小于下管体2的直径。
粉尘气流通过进气管3进入上管体1的内腔,由于进气管3是螺旋套设在上管体1上,使得粉尘气流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保持着空间螺旋向下运动,粉尘气流在上管体1内腔中继续沿着导流板3做空间螺旋运动,当粉尘气流进入下管体2内腔时,由于下管体2的直径大于上管体1的直径,使得粉尘颗粒在离心力和惯性的共同作用下,扩大空间螺旋下坠运动的直径,贴着下管体2的侧壁运动,使得粉尘颗粒脱离气流,最终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向排尘口8,气流由于空间的突然扩大,气流流速变缓,无法裹挟粉尘颗粒,气流与粉尘颗粒分离,出气管4的底端由于抽风设备形成负压,带走下管体2中气流,过滤网7在过流粉尘颗粒的同时,同时降低出气管4底端负压对下管体2内气流的影响,保证气流与粉尘颗粒更好的分离。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盱眙绿环水处理有限公司,未经盱眙绿环水处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609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于更换的棉纱口罩
- 下一篇:一种智能恒温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