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臭氧不孕不育症治疗仪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258389.0 | 申请日: | 2016-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7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元;叶珂鑫;韦作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杉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H33/02 | 分类号: | A61H33/02;A61H33/14;A61M31/00;A61B1/04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夏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3 | 代理人: | 姜佩娟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臭氧 不孕 不育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不孕不育症治疗仪。
背景技术
在女性的不孕不育众多原因中,输卵管阻塞和附件炎无疑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约占不孕妇女的25%~50%。输卵管阻塞是其本身病变与周围病变并存所致,以非特异性炎症为主。多为慢性输卵管炎或慢性盆腔炎累及输卵管而导致的。如果对原发病不进行有效治疗,会导致术后再粘连。对于输卵管阻塞,目前用得最多的主流治疗方法是施行输卵管再通术。但是传统输卵管再通术也不尽人意,其不足之处在于:用导丝机械分解粘连,有时可造成输卵管医源性损伤,由于创面炎性渗出而导致术后再次粘连,且术后受孕率低,约为35%-45% 。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即是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臭氧不孕不育症治疗仪。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臭氧不孕不育症治疗仪,包括设备主机、向设备主机传送影像的可视化成像设备、臭氧分解装置及括检测治疗环境中臭氧浓度的监测设备,所述设备主机包括依次连接的医用纯氧输入口、臭氧发生器、臭氧流量传感器、臭氧浓度传感器及臭氧输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设备主机进一步包括流量计及氧气流量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臭氧浓度传感器与氧气流量传感器之间设有反馈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可视化成像设备通过一微型高清成像管进行成像。
进一步的,所述设备主机输出的臭氧的形态为臭氧气及臭氧水。
进一步的,所述臭氧气及臭氧水通过一导管导入治疗。
进一步的,所述输入口、流量计、氧气流量传感器、臭氧发生器、臭氧流量传感器、臭氧浓度传感器及臭氧输出口依次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臭氧不孕不育症治疗仪,应用医用臭氧能提高输卵管阻塞介入再通术后的妊娠率,并降低术后再粘连率 ,手术方法简单 ,无明显损伤 ,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且臭氧具有消毒杀菌作用 ,可大大降低术后输卵管再感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臭氧不孕不育症治疗仪的结构框架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臭氧不孕不育症治疗仪的治疗主机的结构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臭氧不孕不育症治疗仪进行非限制性地说明,目的是为了公众更好地理解所述的技术内容。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臭氧不孕不育症治疗仪100包括设备主机1、向设备主机传送影像的可视化成像设备2、臭氧分解装置3及检测治疗环境中臭氧浓度的监测设备4。所述设备主机1用于将氧气转化为臭氧,具体形态为臭氧气及臭氧水,并通过一导管6对患者进行导入治疗。当监测设备4监测到环境臭氧浓度超过设定的值时,主机停止工作,保证安全的工作环境所述可视化成像设备2通过一微型高清成像管5进行成像,成像后将影像信息传输给设备主机进行播放。臭氧发生装置3则将多余的氧气进行分解,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所述设备主机1包括依次连接的输入口11、流量计12、氧气流量传感器13、臭氧发生器14、臭氧流量传感器15、臭氧浓度传感器16及臭氧输出口18。所述输入口11输入氧气,流量计12、氧气流量传感器13用于测量氧气的浓度及流量。臭氧发生器14将氧气转化为臭氧气,当臭氧流量传感器15、臭氧浓度传感器16感测出臭氧气的浓度及流量达到预定值时,则将臭氧从输出口输出,并通过导管6对患者进行导入治疗。当然,也可采用其他方式获得臭氧,如以空气作为制备源。臭氧通过气水混合装置19形成臭氧水,并通过臭氧水口20导出。即设备主机可导出臭氧气及臭氧水。
所述臭氧浓度传感器16与氧气流量传感器13之间设有反馈电路17,反馈电路17可根据臭氧浓度传感器16的感测数据控制臭氧发生器14的工作状态。
应该理解的是,上述内容不是对所述技术方案的限制,事实上,凡以相同或近似原理对所述技术方案进行的改进,包括各部分的形状、尺寸、所用材质的改进,以及相似功能元件的替换,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杉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杉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583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