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瓶盖生产的视像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57046.2 | 申请日: | 201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2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林雪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新泉包装容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9 | 分类号: | G01N21/89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谭志强 |
地址: | 51912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瓶盖 生产 视像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瓶盖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瓶盖生产的视像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饮料瓶子大体上可分为塑料瓶和玻璃瓶两种,塑料瓶的塑料会与饮料发生化学反应而容易使饮料口味发生劣变;塑料制品的老化也影响外观质量,不美观实用;更重要的是,在自然环境中,塑料难以降解,饮料用的塑料瓶多为一次性使用,回收处理不好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玻璃瓶的性质较稳定,不易与饮料发生化学反应,并且玻璃瓶能循环使用,大规模推广对于保护环境有重大意义。
与塑料瓶的盖子不同,玻璃瓶的瓶盖多为金属基质,此种瓶盖的生产制程主要包括入料、冲压、注垫、冷却、终检和出料等工艺,其中,把金属基质的板料装载到冲压机上的过程称为入料,冲压机通过模具和切刀把板料冲切成瓶盖的过程称为冲压,在瓶盖上压注垫圈或垫片的过程称为注垫,对注垫后有余温的瓶盖进行降温处理的过程称为冷却,对瓶盖进行真空和外观检查的过程称为终检,终检过后把瓶盖成品输出到包装盒里的过程称为出料。
在瓶盖注垫完成后,可能会出现衬垫崩缺、无衬垫或盖面有黑点等缺陷。通常,需要在包装前先对产品进行目检并把这些不良品过滤掉,防止不良品瓶盖流出而导致客户投诉和封装效果不好等问题。采用人工目检可以达到检出不良品的目的,但也带来了人力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和出错率高等问题。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视像检测系统,能够检出品并剔除不良品,避免不良品瓶盖流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瓶盖生产的视像检测系统,能够自动检出并剔除瓶盖缺陷,避免不良品瓶盖流出,降低了人力成本,具有生产效率高和出错率低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瓶盖生产的视像检测系统,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一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上依次设置有视像检测镜头、盖面缺陷定位装置和盖底缺陷定位装置,所述支架的一边设置有盖面缺陷剔除口和盖底缺陷剔除口,所述支架的另一边设置有盖面缺陷剔除装置和盖底缺陷剔除装置,所述盖面缺陷剔除口设置在盖面缺陷剔除装置的对面,所述盖底缺陷剔除口设置在盖底缺陷剔除装置的对面,还包括一工业计算机,所述工业计算机分别与视像检测镜头、盖面缺陷定位装置、盖底缺陷定位装置、盖面缺陷剔除装置和盖底缺陷剔除装置电性连接。
进一步,所述输送带上还设置有一计数器,所述计数器设置在盖底缺陷定位装置的后端,所述计数器与工业计算机电性连接。
进一步,所述支架的一边还设置有一取样口,所述取样口设置在盖底缺陷剔除口的后端,所述支架的另一边还对应设置有一取样装置,所述取样口设置在取样装置的对面,所述取样装置与工业计算机电性连接。
进一步,所述盖面缺陷剔除装置、盖底缺陷剔除装置和取样装置分别包括一氮气枪和控制氮气枪开闭的电磁阀。
进一步,所述盖面缺陷定位装置和盖底缺陷定位装置均为光纤电眼感应器。
进一步,所述工业计算机包括一PLC控制器。
进一步,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一保护盖。
进一步,所述保护盖设置为透明保护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一种用于瓶盖生产的视像检测系统,在输送带上依次设置有视像检测镜头、盖面缺陷定位装置和盖底缺陷定位装置,在支架的两边对应设置有盖面缺陷剔除口、盖底缺陷剔除口和盖面缺陷剔除装置、盖底缺陷剔除装置,视像检测镜头采集图像信息,进一步由工业计算机判断缺陷,工业计算机再通过控制盖面缺陷剔除装置和盖底缺陷剔除装置,分别将有缺陷的瓶盖送入盖面缺陷剔除口和盖底缺陷剔除口,完成瓶盖缺陷的自动检测和剔除,避免不良品瓶盖流出,降低了人力成本,具有生产效率高和出错率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视像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视像检测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新泉包装容器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新泉包装容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570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