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显示设备中板卡与背板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56381.0 | 申请日: | 201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2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勇;葛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52 | 分类号: | H01R12/52;H01R12/58;G09F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44237 | 代理人: | 王政 |
地址: | 230012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设备 板卡 背板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卡安装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显示设备中板卡与背板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如显示器、电视机等显示设备中,传统的板卡与背板的锁付是通过拧入螺丝使二者连接,故,费时费工,生产成本高,且电子元器件EMI(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接地传导差,接触面积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设备中板卡与背板的连接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板卡与背板的组装效率低,生产成本较高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显示设备中板卡与背板的连接结构,其中,所述显示设备包括用于分别与所述板卡和所述背板电性连接的导电的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包括冲压头部,所述背板上开设有供所述冲压头部穿过的过孔;所述连接端子还包括用于与所述背板的过孔卡合的多个卡簧,多个所述卡簧的一端与所述冲压头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板卡连接;多个所述卡簧在所述冲压头部的周向上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卡簧包括:
弹性的弧形段,用来于所述冲压头部向下滑入所述过孔时,受所述过孔的内壁挤压向内弹性形变,所述弧形段从所述冲压头部的顶部边缘向上向外弯曲;
插接片,用于与所述板卡连接;以及
接触段,用于与过孔的内壁相抵顶,所述接触段连接在所述弧形段与所述插接片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板卡上开设有供所述插接片置入的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插接片与所述板卡之间设置有覆盖二者间间隙的焊锡。
进一步地,所述冲压头部为中空的半球形结构,所述冲压头部的断面尺寸不大于所述过孔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卡簧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卡簧绕所述冲压头部的中心等间距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背板上凸设有与连接端子对应的隆包,所述隆包用于支撑板卡的罩部和连接在所述罩部与背板之间的壁部;所述罩部的顶面向下凹陷形成所述过孔。
进一步地,所述罩部的顶面上于所述过孔的边缘形成有倒角结构。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结构,板卡采用连接端子锁付在背板上,在板卡与背板组装时,只需要将板卡上连接端子压入背板即可,这样,板卡与背板的组装效率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板卡与背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端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板卡与背板的剖视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板卡11:安装孔
20:背板21:过孔
22:隆包23:罩部
24:壁部25:孔壁
30:连接端子
31:冲压头部32:卡簧
321:弧形段 322:插接片
323:接触段 324:过渡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称的“上”“下”与附图本身的上、下方向一致,但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起限定作用。
如图1至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中板卡10与背板20的连接结构,显示设备包括用于分别与板卡10和背板20电性连接的导电的连接端子30;连接端子30包括冲压头部31,背板20上开设有供冲压头部31穿过的过孔21;连接端子30还包括用于与背板20的过孔21卡合的多个卡簧32,多个卡簧32的一端与冲压头部31连接,另一端与板卡10连接;多个卡簧32在冲压头部31的周向上间隔设置。
上述的显示设备中板卡10与背板20的连接结构,板卡10采用连接端子30锁付在背板20上,在板卡10与背板20组装时,只需要将板卡10上连接端子30压入背板20即可,相对于传统的锁付螺丝方式,板卡10与背板20的锁付操作更加方便,生产效率更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563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