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降尘测定的坩埚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54546.0 | 申请日: | 2016-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6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李铭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铭巾 |
主分类号: | G01N5/04 | 分类号: | G01N5/04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1212 | 代理人: | 赵淑梅,李洪福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降尘 测定 坩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定用坩埚,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降尘测定的坩埚。
背景技术
降尘测定在环境保护领域属于最基础、最常规的大气质量监测工作之一。根据现行国标《环境空气降尘的测定重量法》(GB/T15265-1994)中的相关要求,坩埚在电热板上蒸发至干时,溶液少时注意不要崩溅,但一旦发生崩溅也没法挽回,会影响测定结果。且测定完成后的坩埚残留物有时很难清洗。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上述提出的现有降尘测定过程中溶液少时易发生崩溅和测定完成后坩埚难于清洗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降尘测定的坩埚。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用于降尘测定的坩埚,其特征在于,包括坩埚本体和坩埚盖,所述坩埚本体和所述坩埚盖的内壁均呈球冠形,一旦发生崩溅,溶液也不会从通孔飞出。
所述坩埚本体的深度为3-4cm,开口内径为10cm,壁厚为0.2-0.3cm,所述坩埚本体上设有铰接板Ⅰ,
所述坩埚盖的深度为2.5cm,开口内径为10cm,壁厚为0.2-0.3cm,所述坩埚盖上设有与所述铰接板Ⅰ相配合的铰接板Ⅱ,所述铰接板Ⅰ通过铰接柱与所述铰接板Ⅱ连接,避免样品过多时所述坩埚盖的混乱。
所述坩埚盖的顶端设有多个呈4×4阵列分布的通孔,能更快速排出水分。
所述坩埚本体的底部设有平底。
所述坩埚本体和所述坩埚盖的内壁均设有聚四氟乙烯涂层,方便测定后的清洗,所述聚四氟乙烯涂层的厚度为1-2mm。
所述通孔的孔径为3mm,同一列的相邻所述通孔以及同一排的相邻所述通孔的间距均为3mm。
所述通孔内设有玻璃纤维或石英纤维,进一步防止液体从通孔崩溅出去,并防止外部干扰杂质从通孔进入坩埚,影响测定结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坩埚盖的内壁呈球冠形,一旦发生崩溅,溶液也不会从通孔飞出。
2、坩埚盖的顶端设有多个呈4×4阵列分布的通孔,能更快速排出水分。
3、坩埚本体和坩埚盖通过铰接板Ⅰ,铰接板Ⅱ和铰接柱连接,避免样品过多时坩埚盖的混乱。
4、坩埚本体和坩埚盖的内壁均设有聚四氟乙烯涂层,方便测定后的清洗。
5、通孔内设有玻璃纤维或石英纤维,进一步防止液体从通孔崩溅出去,并防止外部干扰杂质从通孔进入坩埚,影响测定结果。
基于上述理由本实用新型可在降尘测定等领域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用于降尘测定的坩埚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坩埚盖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降尘测定的坩埚,包括坩埚本体1和坩埚盖2,所述坩埚本体1和所述坩埚盖2的内壁均呈球冠形,
所述坩埚本体1的深度为4cm,开口内径为10cm,壁厚为0.2-0.3cm,所述坩埚本体1上设有铰接板Ⅰ3,
所述坩埚盖2的深度为2.5cm,开口内径为10cm,壁厚为0.2-0.3cm,所述坩埚盖2上设有与所述铰接板Ⅰ 3相配合的铰接板Ⅱ 4,所述铰接板Ⅰ 3通过铰接柱5与所述铰接板Ⅱ 4连接,
所述坩埚盖2的顶端设有多个呈4×4阵列分布的通孔6,
所述坩埚本体1的底部设有平底7。
所述坩埚本体1和所述坩埚盖2的内壁均设有聚四氟乙烯涂层,所述聚四氟乙烯涂层的厚度为1mm。
所述通孔6的孔径为3mm,同一列的相邻所述通孔6以及同一排的相邻所述通孔6的间距均为3mm。
所述通孔6内设有石英纤维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铭巾,未经李铭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545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