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足球辅助训练器材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250842.3 | 申请日: | 2016-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428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 发明(设计)人: | 林海;程万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A63B69/00 | 分类号: | A63B69/00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51 | 代理人: | 刘汉民 | 
| 地址: | 113100 辽宁省抚顺市经济开***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足球 辅助 训练 器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足球辅助训练器材,属于体育训练器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足球作为世界第一体育运动项目,在我国一直受到很高的关注,随着国家足球振兴计划的实施,在广大中小学开展足球运动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为了让学生们更好的体验足球运动的乐趣,掌握一定的足球技巧,除了配备足够的足球场地外,适当的辅助训练器材也是必不可少的,其中用于颠球训练的器材就是很重要的一种,颠球是足球运动的一项基本功,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用于颠球训练的器材,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620284885,公开了一种颠球训练器,用于颠球训练,可以满足多种训练需求。这种训练器与其它的颠球训练器材一样,都不是为中小学生开展足球运动而专门设计的,它们存在以下缺点:
首先是器材笨重,在中小学校,足球训练器材只是在需要的时候才使用,其余的时间,器材需要存放在仓库内,而笨重的器材不仅搬运不便,而且在存放时会占用较大的空间。
其次,这些器材的横杆高度都是固定的,不能方便的进行高度调节,虽然可以将横杆设置的较高以满足需要,但是对于小孩,过高的横杆必然会使悬绳过长,增加球运行时的阻力,影响训练效果。
还有就是现有的颠球训练器都是直立柱式的,由于初学足球的孩子控球能力差,在随球移动时,容易撞到立柱,发生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颠球训练器的技术问题而设计的足球辅助训练器材,包括底座,底座包括配重座、连接座、连杆,配重座与连接座通过连杆连接,所述足球辅助训练器材还包括弧形立柱、第一悬挂杆、第二悬挂杆,所述弧形立柱朝向远离底座方向倾斜设置且弧顶向上,所述弧形立柱一端通过角度调节连接装置与连接座相连接,所述弧形立柱另一端分别通过螺栓连接第一悬挂杆及第二悬挂杆,第一悬挂杆与第二悬挂杆分别设置在弧形立柱的两侧,第一悬挂杆为直杆,第二悬挂杆为弧形杆,第一悬挂杆末端通过尼龙绳连接足球,第二悬挂杆末端通过弹力绳连接足球。
进一步的,所述角度调节连接装置包括设置在弧形立柱端部的连接轴,设置在连接座上的两块圆形连接板,连接轴置于两块圆形连接板之间,连接轴及两块圆形连接板上设有供连接螺栓通过的4个以上的螺栓孔。
进一步的,所述弹力绳为乳胶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悬挂杆的长度为1.5米,所述第二悬挂杆的弦长为1.5米。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与配重座及连接座之间为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立柱、第一悬挂杆、第二悬挂杆均为不锈钢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足球辅助训练器材,通过结构设置的改进,器材整体为可拆装结构,便于安装和存放,悬挂杆的高度可以根据需要调节,适应不同年龄段学生使用,立柱采用弧形设计,降低了学生训练时撞伤的风险。本实用新型的辅助训练器材尤其适合于广大中小学校使用,也可以在室内体育场馆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足球辅助训练器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图1中角度调节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1、配重座,2、连接座,3、连杆,4、弧形立柱,5、第一悬挂杆,6、第二悬挂杆,7、角度调节连接装置,8、尼龙绳,9、弹力绳,10、足球,11、连接轴,12、圆形连接板,13、螺栓,14、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足球辅助训练器材,包括底座,底座包括配重座1、连接座2、连杆3,配重座1与连接座2通过连杆3连接,训练器材还包括弧形立柱4、第一悬挂杆5、第二悬挂杆6,弧形立柱4朝向远离底座方向倾斜设置且弧顶向上,弧形立柱4一端通过角度调节连接装置7与连接座2相连接,弧形立柱4另一端分别通过螺栓连接第一悬挂杆5及第二悬挂杆6,第一悬挂杆5与第二悬挂杆6分别设置在弧形立柱4的两侧,第一悬挂杆5为直杆,第二悬挂杆6为弧形杆,第一悬挂杆5末端通过尼龙绳8连接足球10,第二悬挂杆6末端通过弹力绳9连接足球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工学院,未经沈阳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508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